“我会把15万美元奖金全部用于贫困地区脊柱病患儿的救助与筛查。”12月20日,在第十五届“爱心奖”颁奖典礼的现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海鹰郑重承诺。
作为8名获奖人之一,刘海鹰的颁奖词是:他从2001年就带头组建中国最早一批脊柱外科,推动脊柱疾病的治疗;2011年创立内地唯一专注于脊柱疾病的基金会;为实现“解除患者疾苦,救死扶伤”的誓言,年均手术达800台以上,成为内地“单人脊柱手术量最多、手术并发症最低”的医生。8年来,带领团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贫困地区,足迹遍16省43个县市;全国建17个脊柱疾病救助中心,先后为6000多名山区患者义诊。
短短一段话,似乎涵盖了刘海鹰及其团队携手走过的九年之路,但是在这一串数字背后,却难以隐藏其中的艰辛与困苦,以及因为时间、精力、情感等带来的矛盾与坚持。
时间上的冲突:忙碌的医生遇上耗时费力的公益行动
“要不停一停,缓一缓吧”。2019年新年,在为一位藏族脊柱侧弯小患者做完手术的第二天,刘海鹰第四次躺在手术台上,身心俱疲的想着。
对于刘海鹰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一名科室主任,一方面平日的医教研任务已经非常繁重,几乎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都在医院,周末又要去偏远地区义诊,等回到家已经是周一凌晨,睡几个小时新的一周就又开始了。家人,尤其是女儿就会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能陪着自己的孩子,但她的爸爸似乎一直在工作,抱起那些患儿的次数远比抱起她的次数多。另一方面,因为高负荷的工作,刘海鹰的身体每况愈下。
但是,作为医生,刘海鹰虽然知道脊柱疾病最需要的是休息,但看到那么多等待的患者,他真的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停下脚步。可能也因为自己本身是一名患者,承受着颈腰椎疾病的苦,才更理解患者的苦。
除此之外,刘海鹰认为能坚持做下来的动力,还来自背后的团队及患者的支持,尤其是已经故去的“生死之交”刘德音老人和中科院郑儒永院士,被他视为“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灯,一生追随的榜样。”
从团队来讲,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主体是北大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也是近几年才有了专职的工作人员,之前完全是医护团队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在做事。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不仅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刘海鹰一起下乡义诊、筛查,很多时候,救助的患儿来到北京之后,他们都会自费给那些患者、孩子们购买生活物品、赠送礼物,准备餐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而刘德音老人和中科院郑儒永院士,从最初因为治病结识,到病愈后做志愿者,还捐钱捐遗体。尤其是郑儒永院士,除了先后捐赠的30余万元之外,还用毕生积蓄150万元设立“郑儒永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前辈。
用刘海鹰的话来说,“这两位可敬的老人,都是我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灯。作为医生,我为这样的患者感到自豪,作为基金会的一员,我永远感激他们。这样的榜样,让我一生追随。”
专业性的矛盾:医生的专业性与公益的专业性运作
“这几年,基金会逐步走向专业化运营,这对于一个医生,一个手术匠来说,难度不小。在医疗方面,我可能有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公益领域,我还是一名学生,还在摸索与学习之中,希望与团队共同成长。”刘海鹰说。
据刘海鹰介绍,基金会在运作形式上比较特殊,“专业”、“专注”、“专心”是最主要的特点。具体来讲,专业指的是基金会作为一个纯专家技术型基金会,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为依托,在学科专业性方面有较高保障;专注则是指基金会运作九年来,专注于在脊柱健康领域发挥自己的力量,将“推动全民脊柱健康”这件事情做到极致;至于专心,是指专心、用心做事,我们专心做好每一个项目,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脊柱健康领域,我们奉行一生做好一件事,专心很重要。”刘海鹰表示。
在刘海鹰看来,这种特殊的模式保证了基金会在脊柱健康领域的专业性,确保了义诊、教学、救助、筛查的质量。同时,也因为有自己的医疗团队,救助时能够确保在救助前深入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家庭以及疾病的实际状况,做到针对性的“手术+康复”具体病情具体分析,术后与患者的联系也不会就此终结,例如之前救助的一位藏族患儿小拥忠,术后4年了,基金会仍然在为她定期邮寄抗结核的药品,帮助她康复。
但这样特殊的运作模式,也会带来一些困扰。刘海鹰觉得作为一群医生,可能做得比较多,但作为一家基金会,在公益行业的专业性上可能还需要继续摸索。如何探索出一条医疗以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将项目模式推出去,可能是日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另外在筹资方面,基金会的启动资金全部来源于团队成员、病友及其家属捐助的善款,在过去九年里,一直是这样的模式。这些爱心人士为基金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如大家所知,脊柱手术是“高风险、高费用、高技术含量”的“三高”手术,尤其是救助的很多重症患者,难度更大、耗材更多,相应的费用也就更高,而在很多地方,脊柱矫形术的报销比例还是相对较低,有的患者一次救助费用就高达30多万。
“相同的金额我们能救助的患者、产生的项目成果相对来说较少,所以筹款一直是我们的瓶颈。”刘海鹰坦言。
转变“医生”思维往更专业化的方向去努力
九年里,基金会的项目运作越来越深入,由最开始的“医生做一些好事”慢慢转变为开始思考项目的公益性,思考项目如何来反推社会以及政策的发展。“我们正在学习着、尝试着转变自己的“医生”思维,往更专业化的方向去努力。“刘海鹰介绍到。
据介绍,九年来,基金会由最开始的贫困重症脊柱疾病患者救助发展到偏远地区义诊、基层医生培训。2018年,又增加了青少年脊柱疾病筛查项目,从治疗到传授治疗的“工具”再到疾病的预防,希望能从多方面着手,推动国内脊柱外科的发展,帮助更多人远离脊柱疾病的困扰。这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开始的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中,将脊柱弯曲异常作为一个检测指标的行动不谋而合。
对于未来的发展,据刘海鹰介绍,日前国新办举行的《“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透露“十四五”期间医疗行业的重点任务,其中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提上日程,这也极大的启发了他,日后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一些线上问诊、预防科普的直播活动。
未来,基金会将重点放在“共筑脊梁、重在预防”项目上,加大脊柱疾病的宣教力度,唤醒人们对脊柱健康的关注,增强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能力;在青少年群体中筛查出早期的脊柱畸形患儿,从根本上减少重症脊柱疾病的发生。
这一举动不仅响应了“2020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适应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实现关口前移,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讲,减少重症脊柱疾病患者,也为减少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做出贡献。
另外,刘海鹰计划推出一些类似于“脊柱健康手册”、“三分钟脊柱健身操”等公益产品,这种日常易操作的方式可能更易于项目的推广。
同时,也计划将青少年脊柱健康筛查项目的流调数据形成诊疗指南、医学论文等科研成果,为建立脊柱侧弯地区概率模型奠定基础,为国家卫生、教育部门对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为制定脊柱侧弯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国家医疗及学科发展。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