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轰轰烈烈,其定位是非常高的,必将迎来各个方面的创新,而社会服务界在其中要起到一个支持和帮助的作用。
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下的跨境合作的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湾区要素便捷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发挥本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这也是在新时代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探寻港澳地区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实现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
营造一个慈善事业的生态
现代慈善事业的基础作用被形象地称为“第三次分配”,它通过弥补政府再分配能力的不足,以达到和政府一起弥补市场分配不足的目的。但慈善事业最主要的意义是能够营造出一个关爱的社会——不仅能带来一些切实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形成社会的关爱文化。
香港是全球十大慈善地区,其九成以上的年轻人参与过公益活动,超8000家慈善组织和团体扶危济困。
对于慈善事业的管理,在香港,社会团体只要能够证明慈善活动是本团体主要的活动,政府也可以减免其经营活动的税收。而对于如何判定某一团体具有慈善团体的性质,香港法律也有明确的规定。
在这里分享一下香港东华三院的案例。香港东华三院的慈善工作自创院之初就开始办理,距今已有133年历史,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华人慈善机构。与内地大型慈善组织一样,香港东华三院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也与政府的关系密切,被政府称为“合作伙伴”。但是,研究东华三院的收支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东华三院做慈善最主要的不是捐钱,而是做服务,如何去把这些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如何拓展大湾区慈善事业的空间?我们要营造一个慈善事业的生态。营造慈善事业生态需要具备四点:慈善文化、慈善意识、慈善能力和慈善环境。
首先是慈善文化,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消费,但是不少人生活中的消费并没有慈善文化的选项,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地营造慈善方面的文化,其中要有一些传统的文化,也要吸收当下很多现代理念。
慈善意识的培养需要融入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去,同时慈善能力也需要培养,怎么去了解人的需求并提供切实的帮助。
另外就是慈善环境。香港每到周末会有售旗日,慈善机构通过在街头售旗向市民募捐款项。但募集金额是很小的,市民捐多少都可以,主要通过这样一个形式让人人都了解我们需要去帮助他人。
社工专业资格互相认证
在社会工作的发展方面,香港给我们启示最多的是它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他们在慈善和志愿服务领域里面培养出来了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可以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能够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比如评估,香港老年领域有统一的评估,统一评估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有需求的人群上。比如空巢老人的探视服务。其实空巢老人这一人群的异质性特别强,只有一部分老人可能是有迫切需求而需要不断关注的。我们可以用评估筛查出风险最高的老人、需求最迫切的老人,把资源用到这上面。
如何拓展大湾区社会工作机制发展空间?
一个是专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在专业资格证书方面,内地和港澳可能都不太一样,在三地不同的制度体系之下,专业资格互相认证,达成共同合作有许多的空间。
另外是实务督导人才的流动与互认、社会工作人才的联合培养。过去我们有过一些成功的经验,像香港理工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香港大学跟复旦大学合作。这些合作项目培养的都是我们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界的中坚力量。
再有就是社会工作项目的多元合作。上海学习和借鉴香港的经验,就是香港从2002年开始的“商界展关怀”计划,这个计划通过企业与社会福利界的合作建设共融社会。
跨境合作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第一是规制距离。过去合作存在着一些规制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域里面的一些社会政策是不一样的。
第二是规范距离,比如专业服务里面的标准制定、行业规范不一样。像汶川地震之后,关于建筑物的规范,内地和香港的不一样,所以香港在这里的援建有很多要去协调的东西。
第三是认知距离,有很多做事理念上的差异也需要去协调。
另外合作伙伴的匹配性,伙伴关系管理的机制,也是我们面临的大的课题。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湾区各个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适合本地情形的一些慈善生态,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去培养我们的志愿者队伍,提升我们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水平,同时又能够欣赏、借鉴其他地区的特色,最后能够形成一个我们共建共享的更美好的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隋玉杰/文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