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四月,4·20芦山7.0级地震再次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细数最近的10年,2004年印度洋海啸造成30万人伤亡;2005年南亚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日本海啸以及玉树地震共掠走超过20万无辜人的生命。这些血淋淋的数字为人类留下了应对自然灾害的不同经验教训,尤其在此次芦山地震后,公众和公益组织对救灾的反应充分体现了中国公益行业的变化和进步。在这些进步中,我仅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对日后合理救灾归纳以下四点建议。
首先,准确数据第一时间及时披露。芦山地震爆发后,民间力量再次凸显——截至4月25日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各基金会筹款总数即达到了4.3亿(不包括物资捐赠)。然而,我们没能做到对于每个乡、镇、村的需求和物资到位匹配情况对外界及时公布,从而导致网络中志愿者的零散信息成为主流信息,传播的分解信息对公众造成误导。
尤其是作为企业来说,应该根据灾难的级别合理调整自己的捐赠数额,而不是一味追求捐赠数额,不过问灾难评估,不追踪资金使用。企业此类畸形心理只能造成公益组织的膨胀,为救灾部署带来压力。
其次,需专注于物流管理与供需对接。从芦山地震来看,民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多通过新媒体的零散信息,加上各界人士无论以个人或以组织名义纷纷前往一线,一度造成灾区交通阻塞,救灾工作难以有序进行。政府部门救灾的两条线管理,即一面将数据搜集的信息上报,另一面根据需求进行匹配,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数据搜集不能精准到村级单位,不能完全保证救灾无死角,否则也不至于出现救灾物资整齐地排在后方而不能及时提供给某些受灾居民。
理想做法应该是物资的县城一级的单位需要进行仓储和分解,根据每天不同的动态变化信息进行搜集和公布,将搜集的大型物资进行仓储管理和分类后要随时出库入库,保证有强大物流体系,乡镇的交通和物流成为关键。
再者,保证救灾物资的优先级渠道管理。当灾难肆虐来临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界人士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但是要知道所能提供捐助的不同类型自然有不同的价值,并非所有物资都为灾区所需。虽没有准确国内案例证明如何处理过剩物资,但积压或是销毁都是捐助人不愿看到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提供给几千人的速食食品造成积压,最后因过期不得不销毁。我们应该从这样的案例中明白,应该将迫切需要的如食品、药物等物资提前供应,需要保证供给临时避难的物资有序发放,而不是造成最终浪费。
最后,要充分调动公益组织的执行力。此次救灾中420救援队的出现无疑是雅安赈灾的最大亮点——14家公益机构仅在灾难发生数小时内自愿组成420救援团队,无论是筹资、外联、物资采购和发放、灾情信息搜集、志愿者管理、仓储还是统筹运营,一切工作根据公益组织各自所长按部就班,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练,公益组织的此次成功合作一定是中国公益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一幕。
企业社会责任服务平台续科SusTekk创始人周妮娜/文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