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益言堂
商品评论区不能沦为“不良推销区”
2025-08-20 11:36:36来源:工人日报

“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就出去丢一个,很解气”“重卡车的轮胎可以刺伤吗”……据8月19日《工人日报》报道,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的铁蒺藜(三角钉)商品评论区看到,一些买家或分享商品使用经历或询问商品情况,原本用于安防等领域的这一商品被部分买家用于扎胎等不良用途。

商品评论区是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互动交流的纽带。然而,部分商品评论区却变味了,曾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售卖女性内衣的商品问答区和评论区存在贩卖色情内容的现象。如今,诸如弹弓、弓箭弩的问答区,“能不能打鸟”“能打碎别人家玻璃吗”的交流内容裹挟其中;微型摄像头商家用“录像不闪光”“藏起来不会被发现”等字眼暗示偷拍用途……商品评论区夹杂诱导性描述、不良评论等问题,亟待引起平台重视。

从表面上看,这类商品评论区的互动交流信息,是网友或者消费者的自然发声,但也有商家雇的“托儿”通过问答方式推销商品。也就是说,暗示商品不良用途的商品评论区,更可能是商家为规避某些禁用宣传语的监管而自导自演的推销戏码。虽然电商平台的系统会对评论区信息进行审核,但让人遗憾的是,某些既能用于正途也能用于歪门邪道的商品,平台似乎很难甄别出其中不良用途的暗示。

避免商品评论区变成“不良推销区”,平台和有关部门都应强化监管。电商平台要对暗示不良用途的信息进行精准识别和屏蔽,通过触发关键词、人工审核、消费者投诉等渠道限制发布不良信息。同时,对于暗示商品有不良用途的商家要有严厉处罚措施,轻则要扣减商家信用分,重则要做出下架或封店等处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评论区加强巡视和监测,一旦发现评论区存在不良信息,要约谈平台督促整改,或者对平台开出罚单,以高压监管对评论区进行长效整治。

近年来,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有效遏制了曾经较为猖獗的刷单好评、售卖违禁物品等现象。如今,随着电商经济深度嵌入各行各业,一些新情况、新苗头或许会以令人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某些角落,这需要有关方面更新治理理念、提升治理效能,持之以恒,打早打小,绝不能给魑魅魍魉留有作妖的空间。(冯海宁)

https://www.news.cn/comments/20250820/23fbb990fb614688a230bc47b85e646c/c.html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