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记录公益
青岛市即墨区身边好人联谊会团总支2025暑期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圆满收官
2025-08-20 18:18:19来源:《华夏志愿者》融媒体中心

随着暑期渐入尾声,青岛市即墨区身边好人联谊会团总支为期近两月的便民就医志愿服务活动也圆满收官。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近100名即墨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医”线,用汗水与爱心书写别样故事,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崇高志愿精神,共同编织了一段段闪耀的青春篇章。8月16日上午,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社工部联合青岛市即墨好人联谊会团总支、青岛市即墨区红十字便民就医服务队,在即墨区人民医院办公楼学术厅举行了2025年暑期返乡大学生便民就医志愿服务暨“青鸟计划”总结表彰大会,为这段倾情服务患者、奉献爱心的暑期行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赋能成长 医路引航

会议伊始,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即墨区人民医院)社工便聚焦于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护士长匡玉华首先为志愿者系统讲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CPR)。消防科毛瑞升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医院志愿服务实际需求,旨在切实提升志愿者应对突发状况、保障服务对象及自身安全的关键技能,为安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夯实基础。

表彰激励 梦想续航

培训环节结束后,举办了“青鸟计划”志愿者及社会志愿者表彰大会,即墨区人民医院社工部为志愿者们送上了志愿服务证书和纪念品,还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长及志愿服务表现评选出32名优秀志愿者。

榜样分享 传递志愿精神

表彰仪式上,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崔贺,分享了参与暑期志愿服务的真切收获与个人成长。她说:“便民就医志愿服务让我意识到,医疗服务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对他人的关怀。通过我们的服务,能够看到患者脸上的表情从迷茫转为安心,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在困难面前给予他人帮助,善意不用多轰轰烈烈,把小事做好,就很有意义,八小时的站立虽然疲惫,但那些‘谢谢’‘辛苦你了姑娘’的暖心话语,让我更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志愿服务的价值,不在于你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而在于你用心传递的那一份‘被看见’和‘被关怀……’在生命最需要关怀的地方播撒善意,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相信点滴汇聚,终能温暖人心……”她真诚讲述了服务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表达了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并满怀热忱地表达了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医院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的坚定决心,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发言

寄语未来 共话成长

会议尾声,区人民医院社工部乔永洁主任代表医院再次向全体志愿者的倾情投入与默默奉献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衷心感谢。高度肯定了志愿者的付出,她指出,门诊服务是医疗体系连接患者的重要纽带,志愿者们的加入不仅为医院注入了活力,更在实践中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同学们将这段经历转化为学业精进的动力,深耕专业、锤炼本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能坚守初心,成为有温度、有担当的国家栋梁,要持之以恒参加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学习实践为人、为事、为学的道理,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青鸟归巢,筑梦未来

据了解,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社工部携手青岛市即墨区身边好人联谊会团总支、青岛市即墨区红十字便民就医志愿服务队开展2025暑期便民就医志愿服务,自从7月拉开序幕每天都有10余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专业,通过“志愿汇”APP完成报名、签到。为了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流程,即墨区人民医院门诊代班护士现场为志愿者进行了专业的岗前培训,包括服务范围、安全须知及应急处置等内容,随后带领同学们分组进入志愿服务岗位。近两个月里,志愿者累计服务超2000余小时,助力数万名患者便捷就医。他们穿梭在门(急)诊楼的各个角落,用脚步丈量温情,用行动温暖患者心,成为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展示青春力量,用爱心、细心、温暖“医”线。“青春是奋斗的模样,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他们有理想有担当,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青春的热忱感染人,以贴心的服务温暖他人,在便民就医志愿服务岗位上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青岛市即墨区身边好人联谊会团总支书记李法明说”。

暑期返乡大学生总结表彰大会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是青春与医疗的美好相遇,更是公益火种的传递。未来,那抹鲜艳的“志愿红”,必将继续跃动在医院的门(急)诊大厅、科室廊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专业与热忱,架起医患“连心桥”,照亮健康“暖心路”,而便民就医志愿服务之门,也永远向热爱公益的青春敞开,这些 “志愿达人” 还会带着这份热忱,继续以青春之名,不断探索、创新与实践;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青春与梦想华丽绽放,让奉献之花在杏林恒久芬芳。

公益记录者:李法明 通讯员:崔贺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