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益言堂
【海峡姐妹】丛艳静:援疆路上绽放的雪莲花
2024-11-19 09:10:47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雪莲,如雪雕琢,又如莲绽放。在天山雪原下,它以一种宁静的姿态,悄然挺立,又以一缕高洁的清香,传播浅浅芬芳。

丛艳静(左)来到种植户的基地,为种植户鉴定黄椒的品质。

丛艳静(左)来到种植户的基地,为种植户鉴定黄椒的品质。

丛艳静,三明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一位外表文静、秀气,骨子里透着利落、干练的女子,在援疆实践中不断成长。在玛纳斯的土地上,她奔走乡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在三明援疆指挥部,她积极传播三明援疆声音,增进明玛情深,在天山下绽放雪莲般的芬芳。

一份初心书写援疆精彩答卷

一朵雪莲花,从发芽到开花,须经5年,才养成纯洁、坚韧的气质。在援疆路上,丛艳静锤炼自己的意志和担当,如一朵雪莲花静静盛开。

未到新疆时,在丛艳静脑海中,新疆是地图上那片遥远的土地,葡萄沟、火焰山、天池……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西域风情令人向往。怀着一份对新疆的憧憬,2022年4月,丛艳静主动提出申请,告别了11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作为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选派的短期农业技术干部,来到玛纳斯,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农业智力援疆。

离家万里,家里老人怎么办,孩子教育怎么办?丛艳静常牵挂于心。丈夫对她的援疆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你在玛纳斯好好工作,不要牵挂家里。”丈夫主动承担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责任,成为丛艳静坚强的后盾。有了家的支持,丛艳静更加主动投入援疆工作中,积极参与玛纳斯土壤普查、乡村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一次短期援疆工作生活,让丛艳静收获了一份深厚的援疆情。2023年5月,丛艳静报名加入三明援疆第九批工作队,再次来到玛纳斯,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第二次援疆工作。

“来疆为什么?在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再次踏上玛纳斯的土地,丛艳静常常思考这“援疆三问”,“这次中长期援疆,我想尽所能多做一些事情。”她期盼书写更精彩的援疆答卷。

广东地乡袁家村有着20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因土壤富含硒元素,产出的“玛场湖”大米名扬全疆。2000年,该村水稻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但在2005年后,种植规模锐减。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丛艳静盘算着该如何通过援疆力量的注入,让这片富饶的土地产出更高附加值的优质稻米。于是,她与林汝楷、曾绩等三明援疆农技专家深入调研,组建项目组,积极推动开展广东地乡富硒水稻项目。

习惯了粗放式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袁家村村民,对如何发展富硒水稻项目还比较陌生。于是,丛艳静与队友们走村入户,和当地乡村干部、村民交流,让他们了解优化种植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打造特色品牌等现代农业理念。一次次走访,一次次谈心,村部的板凳坐热了,村民的脸也混熟了,终于让富硒水稻种植的理念走进当地百姓的心里。

为打好“富硒水稻”品牌,丛艳静主动争取后援,联系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村里免费开展稻田土壤和稻米硒含量测试。为保证土样取样测定的准确性,丛艳静自己下田取土样寄回福建。当收到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的检测技术报告时,大家都十分兴奋,广东地乡富硒水稻项目的实施得到了专业支撑。

丛艳静还主动联系新疆农科院、三明农科院、内蒙古兴安盟农科院的水稻专家,引进多个水稻新品种试验试种。2024年5月,她与队友林汝楷、广东地乡党委委员赵志祥率领袁家村干部和种植户一同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拜访自治区水稻首席专家王奉斌,探讨富硒水稻产业发展路径,并在8月份邀请专家们到袁家村进行现场指导。

在明玛两地农技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广东地乡富硒水稻绿色高效种植示范基地项目顺利推进。丛艳静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引进的水稻新品种兴粳6号、兴粳21号,第一年试验试种就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性状。

每当和远在三明永安的家人分享援疆成果时,全家人都为这份共同的荣誉感到骄傲。今年刚上二年级的儿子罗梓宸,在课堂上读到《葡萄沟》课文时,自豪地说:“老师,我妈妈就在援疆!”2024年暑假,丛艳静的一双儿女来到了玛纳斯,更近距离地了解妈妈的援疆工作,更近距离地走进玛纳斯当地的生活。时空无距,心底有爱,他们渐渐喜欢上了这片曾经遥远的土地。这一次,罗梓宸向妈妈发布了新的指令——“新疆太美了,妈妈你要继续援疆!”

玛纳斯成为丛艳静一家共同的牵挂。

一份使命传播农业新发展理念

“参政兴邦、建言履职,积极工作、服务社会!”2010年加入九三学社时那句铿锵的誓词常常在丛艳静的脑海回荡,激励着她主动履职,担当使命,服务三农。

多年来,她坚持进乡村、下农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及科研,她参与的福建稻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福建特色果茶绿色高效施肥技术、紫云英种质资源创新与生产利用关键技术等项目,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等。她坚持走基层、访群众,深入调研,提出社情民意建议10多条。先后5次获九三学社福建省委员会、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员会社务工作先进个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等荣誉。

选派援疆工作以来,每次回到永安,丛艳静都第一时间到九三学社三明市委永安市基层委员会汇报工作,希望能够发挥九三学社各界力量,为援疆工作添砖加瓦。

2024年,丛艳静利用回乡探亲假期,参加了九三学社三明市委永安市基层委员会关于乡村振兴的课题调研。在龙岩市,当她看到,九三学社科特派团队帮助一家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争取科特派项目、资金支持,实现企业发展大翻身的真实案例后,受到了很大启发。

“九三学社在发挥科技力量上大有可为,科特派模式值得复制推广!”调研结束后,丛艳静主动与永安市科技局对接,探讨组建科技团队,选准企业,开展对口帮扶。假期结束后,丛艳静重返援疆岗位,围绕推动玛纳斯农业结构调整,继续这一课题的思考与探索。

玛纳斯县食用菌栽培曾一度繁荣,但后来日渐萎缩,市场品种较少。面对当地方兴未艾的庭院经济以及闲置的大棚资源,丛艳静与林汝楷等三明援疆农技专家们积极思考,并和玛纳斯农业技术专家们一同深入乡镇开展调研,因地制宜引进适宜的食用菌品种。

2023年,广东地乡兵户村新建了14座设施大棚用于种植香菇。土肥专业出身的丛艳静对食用菌栽培并不熟悉。于是,她多次前往广东地乡,深入种植大棚,学习掌握出菇管理技术。她还上网购买了一套香菇菌棒注水针,并从大棚取回几个香菇菌棒带回指挥部,在宿舍门前的院子里,用泡沫箱、花盆栽培。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小小的花盆里结出了厚实肥美的香菇。她开心地把自己种出的香菇拿到指挥部食堂烹饪,香甜、醇美的味道得到了队友们的认可,大家都开玩笑说:“以后指挥部吃菇就靠你了!”

“丛艳静这位女同志,肯学善学,说干就干。”玛纳斯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沈波副主任感慨,正是三明援疆农业专家的这股执着劲,调动起了他们本地农技干部的热情与干劲,推动了玛纳斯农业结构向更新、更优、更好发展。

为推广雪莲菇庭院种植,丛艳静与队友们申请援疆资金购买了菌包,并与昌吉州、玛纳斯县的农技员们一道下乡办培训班,向农牧民们免费发放食用菌棒7000个,受益农户1000多户。

在玛纳斯镇一处种植基地,育苗户杜瑞娟正为自己培育种植的黄椒转色时间晚、果实较小而感到发愁。玛纳斯县饮食喜辣,但当地的螺丝椒因年年种植,抗病力下降。为促进辣椒品种的改良,丛艳静和队友们将永安特色品种黄椒引到了玛纳斯。丛艳静来到杜瑞娟的试种基地后,细心察看,给出了“果形好、已达到永安原产地标准”的鉴定结论,并提出了提前移栽及疏植的建议。丛艳静的一席话,让杜瑞娟吃了定心丸,也更增添了她种植发展黄椒的信心。

2022年以来,丛艳静与当地农业干部、援疆队友们先后推动引进果、蔬、粮、菌等新品种25个,引进指导推广食用菌、水稻、援疆茶、果蔬、多胎肉羊养殖等新技术新项目27项,组织玛纳斯农业干部群众3批次43人赴三明市开展食用菌、茶叶、畜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考察学习,其中13人取得中级茶艺师技能资格。

“农业技术援疆的着力点在哪里?九三学社社员的履职发力点在哪里?”随着一个个“新特优”农业品种的推广,一项项惠及当地群众的“短平快”农业项目的落地,丛艳静从中找到了答案。

一份责任同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你首先是一名援疆干部,其次才是一名专业技术干部。”第二次援疆中,玛纳斯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指挥长苏建章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丛艳静,这一次她更主动融入三明援疆指挥部综合性工作中,用心用功做好每一项援疆工作,用情用力传递更多三明援疆好声音。

在指挥部,每天她总是早早来到办公室,做好办文、办会、接待、文电处理等工作。夜深了,她还在办公室忙碌,整理档案、汇总数据、撰写报告,每项工作都认真完成。办公室工作琐碎而繁杂,农业专技出身的丛艳静坚持边学边问,边学边做,用细心、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指挥部同事们的认可和肯定。苏建章指挥长形象地称丛艳静是指挥部的“黏合剂”。

身处异乡,远离家人,许多援疆干部都经历着环境不适应、饮食不习惯、工作枯燥单一的考验。为活跃团队气氛,丛艳静和同样有着跑步爱好的林汝楷一起,发动队友们参与到健康晨跑运动中。从最初的晨跑5公里,到后来的10公里,大家在运动的过程中收获了健康和快乐。她还经常发动大家一起参加玛纳斯文体活动,融入当地生活。在2023年玛纳斯冰雪节冬季迷你马拉松赛上,丛艳静获得全县第六名,在2024年玛纳斯首届乡村半程马拉松赛上跑出了1小时55分38秒的好成绩。

在指挥部里,丛艳静是大家的好队友、好搭档。她与林汝楷同在农业组,两人互相配合,谋划推动落实“新特优”产业项目,研究制定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林汝楷返乡探亲期间,丛艳静便独自担当起培训办班、现场指导、技术推广等工作。“我不在她在,她不在我在”,谈起这位好搭档,林汝楷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为三明第九批11名援疆干部中的唯一女性,她与援疆医生范智荣共同担当后勤食堂保障“AB岗”。范智荣外出时,丛艳静都会默默顶岗,配合做好食堂采购、临时接待等事项。每当援疆干部家属来到指挥部时,丛艳静总是热情相迎,一张亲切的笑脸、一道温馨的祝福、一桌团圆的饭菜,让远道而来的探亲家属们感受到了指挥部大家庭的温暖。

这份大家庭的温暖,不止于指挥部,丛艳静还努力把它延伸到玛纳斯的乡村。

2024年7月,塔西河乡红沙湾村食用菌种植大户周海全生了一场大病,先后到玛纳斯县、石河子、北京等地住院。丛艳静主动联系上周海全爱人杨红,并带领其他援疆农技干部前往探望,鼓励周海全夫妇战胜病魔。

7月下旬,周海全种植的3亩多榆黄菇正处于出菇高峰期。周海全家人手不足,短时期内如果不完成采摘就会造成损失。丛艳静得知消息后,马上带领援疆农技干部乘坐出租车,来到离县城30多公里的红沙湾村,帮助周海全把所有菇采收好,并晒干储存好。

吴玉辉所著的《援疆干部》一书,一直摆放在丛艳静的床头,她反复读了好几遍。“如果没有去援疆,我呀,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确切地说,是在延续着昨天的故事。而到新疆,却是在书写着新的故事。人也许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书中这段话深深触动了丛艳静,激励着她在援疆旅程中书写更精彩的人生。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玛纳斯已经成为丛艳静人生旅程中的精彩一站。为期一年半的第二次援疆将于2024年11月结束,丛艳静再次向组织上递交了第三次援疆申请。

天山北麓、玛河之畔,这位灵秀、干练的女子期盼继续书写援疆工作新的履历,在援疆道路上,继续绽放雪莲花的芬芳。

http://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4/2024-11-18/557175.html

编辑:王亚彬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