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益言堂
崔乃夫对话第一台计算机发明者之一朱传渠
2023-04-25 08:42:56来源:公益时报

本文2005年11月23日发表于《公益时报》,今日重新刊发,以纪念民政部原部长、党组书记崔乃夫。以下为内容节选——

2005年11月18日,中华慈善大会召开前夕。

北京一家非常时尚的餐馆——藏酷,两位老者再次相聚到一起:一位 87岁,华人,来自美国,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者之一;一位 77 岁,中国人,来自首都北京,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民政部长、中华慈善总会第一任会长、中国第一张彩票、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创建者。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两位长者即开始接触,后来又多次会见。但早期的会见是官方式的,这次的相会却是朋友式的。原定的会见目的非常简单——老朋友一起吃顿饭,但席间却多了一个主题——畅谈中国的公益事业和社会的前途与未来。

中式的智慧与西式的哲思,在这里碰撞、和谐共鸣。

崔乃夫:慈善事业是民间的

崔先生认为,倾政府之力,由政府出面来办慈善大会和慈善奖励,说明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比以前大大提高,这首先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好事,也说明中国公益慈善的地位提高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到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发展慈善事业,最近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开始提到“慈善”。在文件中,政府提到“要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多时候,慈善被当作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环节。崔先生认为,“把慈善事业的位置提高了,是好事。”但这也可能存在一种误导,就是把慈善事业纳入政府的职能之一。“其实,慈善事业是民间的,政府是职能部门,民间的慈善,是一种自治行为,一种发乎自愿的东西,而一旦是政府的,就是一种强制性的东西。

公益事业要大力发展,但如何做,要思考,“政府不能越位,政府一越位,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很多事情可能做不好,因为它就没有时间精力去做它该做的事情了;二是出现畸形发展,政府出面做,可以倾一国之力,力量当然是最强的,但有可能走样,失去了公益慈善事业的民间本性。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

“我认为,民政部门的工作,在整个国家中的定位,就是要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机制。”崔老认为,当国家倾力发展经济的时候,许多有能力的人先富起来了,但一些没有能力的人谁来管呢?社会出现了新的矛盾,谁来管?这个时候,就需要民政工作来建立一种稳定的机制。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不管它的动力如何先进,速度如何快,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刹车系统,就没有安全保障,就不是一辆严格意义上的好车。”崔老认为,不管是优抚、救灾、低保、社会福利、还是民间组织管理,实际上都是在做社会的安抚和稳定工作,通过这一个环节,来缓和社会的矛盾、消除人们的忧虑和担心。这样,社会才会和谐。某种意义上,建设和谐社会,民政工作是重中之重。

谈到当前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重点,崔乃夫先生认为,“公益”两个字,还要加大、加强宣传力量,这一是理论专家的事,二就是媒体的责任。他认为,“慈善”两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中国人非常容易理解。但“公益”是一个外来的词,当你向别人提到“公益”时,人们不会像对“慈善”一样立即有反应,很多人可能都要先在脑子里停顿一下,再来谈。

崔先生说:“慈善是人与人之间的帮助,这种帮助是互相的。一方面,你帮人家,人家会解决许多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你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得到一种人格上、精神上的升华。”他认为,慈善不仅仅是钱和物,“一个盲人过马路,你扶一把是慈善;一个小孩跌倒了,你拉起来,这也是慈善。它更主要的表现为一种心灵和精神层面。这种精神的东西,就是仁爱,人与人之间的爱。”

慈善与公益,在爱的层面上和从发乎内心上是相同的,但在方式上,却有很大的差别。“看到贫困的人,你给他衣服,是慈善;但你去帮一群人盖学校、建房子、办医院,你去支持音乐事业,抢救一个民间剧种,这种就是公益。”

现在,关于慈善与公益的争论太多,崔先生认为,我们不要有太多的争论,现在还不是争论的时候,应该记住邓小平的教导:不争论。先做三点:一是爱心的培养、感恩精神与互助精神的养成;二是补自治的课;三是从基层做起,目标是实现和谐社会,也是一个公民社会。

朱传榘:公益是长生不老药

在几天前的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朱传榘先生的即席演讲,赢得了在座的数百位中外企业家的掌声,这位老者的受欢迎程度竟然远远超过了年龄比他小得多的学者专家和政府官员。“我87岁了,不请自来,回到中国。大凡我这年纪的人,都想长生不老。而我这次回到中国,就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药。”朱先生说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公益:“我发现中国政府、中国社会开始重视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我就像一个初恋的小伙子那么激动,热恋上了公益。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够使自己年轻、使自己返老还童的秘诀。”

在这几天的交谈中,这位在美国还亲自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87岁老人,反复向我们强调一点:激情。他说,“一个人没有激情,虽然活着,那只是行尸走肉,实际上跟死了一样;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激情,也行将就木,离亡国不远,至少有衰落之虞。”

朱先生说的这种个人的激情和一个民族的激情,都是一个东西,就是来自民间的力量,来自社会的力量。

对于中国政府近年提出的和谐社会,朱先生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的,就是社会的物质财富要很丰富,贫富之间不要有太大的差距,否则就会出现社会矛盾。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非常好的政策措施,比如减免农业税,就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这种差距。第二个方面,就是我说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公益。为什么看不见摸不着呢?因为,我们看到的东西,往往是科技呀、经济呀。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是激情所在,就是社会。

“我出生于五四运动爆发那年。五四运动是文化与激情的结合。激情就是passion,就是初次恋爱时的感觉。passion,就是长生不老药。我在北京发现了长生不老药,就是公益时报。你们的报纸给我兴奋、启发,给我passion。你们能成功的话,中国就真正成功了。”朱先生认为,中国人其实不缺少这种激情。五四时期,中国古老的文化,与年轻知识分子的激情,二者结合,就产生出巨大的能量。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新生的国家,在公益与和谐的旗帜下,一群充满激情的青年,与一个古老文明发生撞击,它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世界将会为之震撼。

http://www.gongyishibao.com/html/renwuguandian/2023/04/23545.html

编辑:肖培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