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益言堂
从军嫂到萧山“公益一姐” 给美好生活再添一抹红
2022-08-29 08:51:19来源:网易新闻

陆丽云,70后,是一名资深的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浙江省抗疫志愿者、杭州市优秀志愿者、杭州市十佳文明交通志愿者、萧山区十佳社会工作者等荣誉。

如果要问,最能形容这座城市温暖的颜色是什么,志愿红定是其中之一。一顶顶小红帽,一件件红马甲,就像新时代的星星之火照亮着杭城的各个角落。

陆丽云就是其中的一颗星。她累计从事志愿者工作二十余年,志愿服务20000多小时,从西湖边的“义务劳动者”,做成了志愿者口中的萧山“公益一姐”。她凭着一颗热心、爱心,活跃在许多志愿队伍的第一线,始终坚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以行动为全国最美家庭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陆姐”成长记:军嫂也想顾“大家”

8月23日,陆丽云和志愿者冒着酷暑打包衣服,这满满5大箱新衣服是龙翔服饰城的一位服装老板捐的,后续将与萧山日报、区慈善总会发起募捐的萧康“爱心校服”一起送往康定。

做公益能得到什么回报?陆丽云说没想过这个问题,虽然获得过许多荣誉,但是她说最喜欢听的还是大家喊她“陆姐”,她也是萧山多个志愿服务队的顾问。问起是什么机缘让她开始做志愿者的,陆丽云提起了一段她极少向旁人说起的军嫂往事。

陆丽云的丈夫方春林曾是一名基层连队的军官,经常要离家执行任务,陆丽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军嫂不易做是在女儿出生前后。她从怀孕到生产几乎都是一个人生活,女儿出生第8天,作为连长的丈夫又被部队紧急召回。有过深夜的辗转难眠,但心底始终有个声音在跟她说:“嫁给军人,再苦再累决不后悔,顾好大后方是军嫂应有的担当。”

第二年夏天,也就是1998年8月,方春林难得休假在家,突然接到抗洪任务,他立马从萧山坐火车出发去九江和部队会合。

陆丽云拿出了一张照片说:“这拍的就是我丈夫所在团的战士们。我看到的时候眼泪都止不住,我们的人民子弟用血肉之躯抵御洪水啊。”当时她就想,作为军嫂她除了顾好“小家”,也要像军人们一样去照顾“大家”。

不久,陆丽云带着女儿随军到杭州部队生活,她经常看到战士们去西湖边劳动,去农场开辟荒地,打听到西湖边有一支学雷锋做好事的队伍。“在99年的时候,杭州已经有志愿者了,但是大多数还叫义务劳动者,我有空就去西湖边做清洁,在杭州城站服务旅客。”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一年两年三年,陆丽云在杭州的志愿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大,哪里需要人她就去哪里,“如果有几天没去做公益,心里总会有记挂。”她说。

2004年,陆丽云随丈夫转业回到了萧山 ,公益服务的重心转到了钱塘江南岸,“那时候萧山的志愿者队伍不多,我最先加入的是‘义工联盟’,现在已经改名叫‘新希望公益’了。”

陆丽云是土生土长的瓜沥人,她很喜欢说的一句萧山话口头禅是“蚂蚁扛鲞头”。咸鲞头很大,一只蚂蚁抬不动,一群蚂蚁就可以。“这是老底子俗语里的智慧,集微弱的力量可以成就大事业。”陆丽云说,聚力才能做更多事帮到更多人。陆丽云在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中也积累不少经验,2013年她与一班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发起创建了杭州永和志愿服务总队。服务队成立以来,陆丽云曾随队赴贵州从江、重庆、四川大凉山、丽水市遂昌县参加扶贫和助学活动,之后每年都坚持去看望山区结对的孩子们,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品和礼物。此外她还资助了10个家庭困难的孩子。

陆丽云常说:“每次助学结对,看到那些山区的孩子会想到自己的孩子;每次到敬老院服务,看到那些老人会想到自己的母亲。”正是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热心肠,长达20多年的公益之路充满收获。

助力公益 让城市更美好

在杭州这座文明之城、公益之城的丰厚土壤里,孕育着无数社会公益慈善力量。杭州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杭州志愿服务从1993年“保护西湖绿色行动”开始,在2003年前后,成立了杭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等机构,大力推进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可以说,陆丽云其实是杭州初代志愿者中的一员,也见证了这一抹志愿红,由北往南的延伸与澎湃。

后浪入海,青春闪光,陆丽云发现越来越多跟她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来做志愿者,感慨她这个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志愿者更要做好一个坚持的榜样。“我女儿是个95后,年轻人想法多,做志愿者的理念有时也跟我们不一样,但是经过一件事以后她真的成长了。”陆丽云口中的这件事发生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想想都牛啊,45个小时我们带回了840名务工人员。而且遇到了这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的场面。”

2020年2月下旬,为了让“包车包机”返萧务工的人员能够顺利抵达萧山,经过上级领导的同意,陆丽云组建了一个由22名志愿者组成的“接工志愿服务队”,其中还有她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方婷婷。包机去贵阳接人前,接工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照名单电话联系,明确防疫要求和集合时间和地点位置,哪知他们抵达龙洞堡机场时发生了“意外”。几百号人拎着行李聚在一起,看到穿红马甲的三位萧山志愿者进来迅速地把他们围了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地问起了情况。陆丽云一看这人数就不对,跟名单上的对不上啊!方婷婷说了句“萧山来接你们回家了!请放心!”迅速让场面安静了许多。

距离返程飞机起飞不到三个小时,场面一度混乱,要如何核对名单,如何安排多余的人员,怎样安抚众人情绪,一堆问题冒了出来。“我们一边把情况反馈给萧山,协调改变接机方案,一边把这些工人按照乡镇进行划分登记信息,既采集了登机信息又方便后续的乘车安排。”就这样,虽然只有3名志愿者在现场,也顺利地完成了所有上机人员信息统计,经过防疫检验,这些务工人员分两批顺利地坐上了回萧山的“专机”。这一场没有剧本的接工大戏,志愿者的贴心、热心、爱心,让返萧务工人员感受到了萧山暖暖的“温度”。

“当飞机降落在萧山机场,下飞机的那一刻,我看到停机坪上的人不停地在朝我们微笑招手,眼眶湿润了。对务工人员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感谢和感动,而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多的是责任和自豪吧,经过这一次,我更能体会到我们萧山志愿者的速度,力度,深度。”方婷婷回忆时这样说。

后来这对母女档又出现在了除夕的御景蓝湾和多个抗疫一线,成为了萧山志愿者的一个美好缩影。

志愿者的日常并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小小奉献,有时还需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2020年我许下一个心愿,要亲手织100条围巾送给山区的孩子。2021年我冬天完成了。”每根围巾有近2米长,至少要用2卷毛线。每条围巾要织212行,每行织22针,细算下来一条围巾至少要织4664针。为了能够早日完成任务,陆丽云每三至四个晚上就要织完一条围巾。后来,她手织围巾温暖山区孩子寒冬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正能量“网红”。

20多年的志愿服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值得吗?陆丽云总是浅浅微笑着说:“做自己喜欢的事,那种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值得不值得,只有坚持了才会明白。”

陆丽云说她更喜欢把志愿者形容做蒲公英,一朵“蒲公英”,感染一大片,她希望自己能感染更多人,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活动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在这样简单的动力驱动下,把志愿活动做下去, “做志愿的人多了,习惯养成了,社会就大不一样了。”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