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成都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成都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成都市社会组织社区和社会工作人才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共有284个村(社区)社工室获得一次性补贴。经新津区社工总站、花源街道社工站统筹协调,东华村社工室以此为契机,用“小切口”撬动“大变化”,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多元参与乡村治理”服务模式。
新津区花源街道东华村
是典型的散居型农村,有垃圾治理投入难、监督难、常态化维持难等问题。对此,东华村社工室开展了“一元钱治理”活动。“通过让村民每人交一块钱的方式,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垃圾治理的和环境维持的监督工作中来。”社工室负责人介绍,“‘一元钱治理’本质就是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只有帮助他们改变认知,才能为整个村带来根本的改变。”
今年,获得补贴的东华村社工室在村委的指导下延续该理念,丰富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激发了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的新活力。
治理主体多元 激发“内生动力”
东华村社工室以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入户走访发掘、志愿者培训赋能、主题志愿活动等方式,持续扩大志愿服务阵容,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此前,参与垃圾治理的主体是热心村民骨干,现在我们不仅建立了‘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还得到村两委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到东华村治理中来。” 东华村社工室负责人说道。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东华村有许多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的方式走向了致富道路。社工室社工发现,该人群最有动力参与东华村自治工作,因为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改变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带来的好处。于是,东华村社工室联合东华村村委会在群众中开展了广泛的动员活动,招募了30名热心村民,成立了村民自治队伍。
“东华村越来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才能富起来。” 在社工室社工的引导下,经营农家乐的老板李强牵头成立了农家乐志愿者代表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成为村里的测温登记者、卡点守护者;东华村丰收节时,他们又化身为秩序维护者、环境保护者。
东华村社工室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通过“整合资源成一体、自治队伍来引领”的方式,力争打造一个“乡村更美丽 群众来治理”、“幸福我保障、邻里相守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治理形式多元 提升“参与活力”
“谢谢你们经常来看我!”今年敬老月期间,东华村村民刘奶奶看到社工和志愿者又上门探访时,高兴地说道。这段时间,东华村社工室携手东华村的村民志愿者,为村里多位高龄、独居老人送去了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资。每到一处,他们都会与老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健康状况及生活情况,同时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叮嘱老人保重身体,鼓励他们树立健康乐观的生活信心。
通过这种形式,不仅为村里的老人送去了温暖,还培养了村民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大家对东华村的认同感、归属感也在持续增强。除了关爱老人,东华村社工室还将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三清家庭’评选活动等,丰富村民参与形式,提升村民参与活力。
此外,东华村社工室还设立了志愿积分制度,通过整合政府、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多方资源提供奖励物资,以村民自治队为主导带动其他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志愿服务获取积分,不同积分可以兑换相应奖励,从而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采用积分方式对乡村治理事务实行量化管理,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治理活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东华村村委会张书记在前不久的动员会上表示,“希望社工室今后能带动更多村民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实现乡村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