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健康素养与文明意识,近日,燕京理工学院“体育筑梦·逐梦未来”公益实践团走进燕郊镇、唐山市等多个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涵盖体育健康操教学、武术八段锦体验、青花瓷绘画创作、垃圾分类学习、趣味运动会及奥运知识宣讲等,让社区居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与欢乐。
体育健身操,运动种子播心间
在体育健康操教学现场,志愿者们精心挑选了节奏明快、动作简单的曲目,先分解演示每一个伸展、摆臂、跳跃动作,再逐节带领大家练习。“手臂再抬高一点,脚步跟上节拍,对,就是这样!”志愿者穿梭在队伍中,耐心纠正动作细节。
武术传承,八段锦的文化
传统武术八段锦教学别开生面。相邻的空地上,武术八段锦的教学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志愿者先讲解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托天理三焦”等招式的养生原理,再以缓慢舒展的动作示范,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吸气时抬手,呼气时下沉,感受气息在体内流转。”随着志愿者的引导,参与者们凝神静气,一招一式虽不熟练,却透着专注。
艺术绘梦,绘出最美青花瓷
“绘出最美青花瓷”,青花瓷绘画区成了孩子们的“创意天地”。志愿者们先是通过图片和短视频,向孩子们介绍青花瓷的发展历程——从元代的粗犷大气到明清的精致典雅,从缠枝莲纹到云纹如意,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得入迷。随后,白色瓷盘、蓝色颜料、细尖画笔依次分发,孩子们立刻化身“小匠人”,有的模仿传统纹样勾勒线条,有的发挥想象画出卡通形象,还有的在作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要把画送给奶奶,告诉她这是中国的宝贝!”8岁的小明哲举着自己画的青花瓷作品,骄傲地向志愿者展示,蓝色的笔触虽稚嫩,却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
认识垃圾分类,学习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学习环节则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让环保理念落地生根。志愿者们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再拿出提前准备的废旧报纸、塑料瓶、菜叶、电池等“道具”,组织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大闯关”游戏。“塑料瓶能卖钱,属于可回收物!”“菜叶是厨余垃圾,可以堆肥!”孩子们抢答的声音此起彼伏,家长们也在一旁补充纠正。社区居民刘女士说:“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今天跟着孩子一起学,才发现没那么难,以后家里也能分清楚了
趣味运动会,凝结欢声笑语
趣味运动会上,“一二三木头人”“击鼓传花”“丢沙包”等项目让现场笑声不断。“木头人”的定格姿势憨态可掬,孩子们憋笑的模样惹得大人直乐;“击鼓传花”时,花束在手中飞快传递,停在谁那,即兴表演的歌声、笑话总能掀起小高潮;“丢沙包”场地里,躲闪、投掷的身影活力满满,孩子们玩得尽兴。简单的游戏拉近距离,让社区洋溢着融融暖意。
此次燕京理工学院“体育筑梦·逐梦未来”公益实践团暑期社会实活动社区服务部分的圆满落幕,不仅是一次青春力量与基层需求的深度对接,更是一场以文化为桥、以服务为纽带的温暖互动。从体育健康操的活力律动到八段锦的静心养气,从青花瓷绘画的匠心传承到垃圾分类的理念深耕,从趣味运动会的邻里欢歌到奥运精神的热血传递,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居民的生活所需与精神所求,让健康的种子在社区扎根,让文化的魅力被重新感知,让环保的意识融入日常,让团结的温情浸润人心。青春的脚步不会停歇,服务的初心始终坚守。
通讯员:王芳、王雅慧、王金琪
http://f.sdnews.com.cn/syxx/202509/t20250901_4571303.htm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