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校公益
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重庆城口开展社会实践
2025-09-01 14:43:53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钟英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近日,在重庆城口县岚天乡,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语寄城口·言传岚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青年们,与岚天乡干部、青年代表同坐一堂,根据实践经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两山”理念在岚天乡的实践与发展座谈。

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分享了他们来到岚天乡开展实践活动一周以来的感悟。“当我们的‘V小青’多语课堂结课时,孩子们拿着多语言手账本作为课堂成果簇拥着要和我们合影,那一刻我们几日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王美力说。实践团充分发挥学校英语、法语、俄语、韩语等多 语种优势,打造“V小青”多语课堂,组织“课业辅导+体育拓展”陪伴活动通过多语启蒙教学,为乡村儿童开启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据统计,实践团联合岚天乡已开设暑期托管班3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一同制作多语手账。卢力/摄

在文化传承方面,实践团向钱棍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昌春学习“打、跳、转、翻”等技艺。在城口非遗街市中,实践团通过直播推介烟熏腊肉等特色产品。

图为实践团成员跟随吴昌春学习钱棍舞的基础动作。卢力/摄

岚天乡正加快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实践团深入姚家院子体验“火塘夜话”基层治理模式,调研当地乡村振兴特色产业。

期间,因修岚路突发山体滑坡,实践团迅速改变原有实践计划,加入当地救援队伍,协助转移40余名被困的老年游客。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基层干部携手为受困游客搬运行李。王月/摄

实践团在徒步锅底凼原始森林,以脚步感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后,于“岚色青春”论坛中提出“云旅游”体验点打造、“非遗+短视频”等建议,为乡村发展积极献智献策。

https://sxx.youth.cn/ywtj/202508/t20250831_16208848.htm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