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沧中心小学支教的厦外保送生志愿服务队。
以外语为特色的厦门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厦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搞得风风火火。
厦外副校长周毅介绍,厦外目前至少拥有50支志愿服务队,其中有十几支的队龄已有十几年,有的服务队已经坚持开展至少16年的志愿服务,“我们是妥妥的行动派。”周毅说,在41岁的厦外校园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接过这个无形“接力棒”,投身到志愿服务中,追求与利益无关的社会价值。
厦外党委书记、校长谢慧表示,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停留在口头上,那就无法知晓孩子内化到了什么程度,因此要通过行动去潜移默化,达到知行合一。
今天,将为您介绍这所全国文明校园的几支特色志愿服务队。
▲厦外家长义务交警队员在执勤时帮助受伤学生。
“回报母校,服务社会”志愿服务队
善用语言特长,他们更特别
●正式成立时间:2006年
●故事:每年,厦外都有百来名高三学生在距离高考前4个月拿到大学预录取通知书,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学雷锋”征程开始了——这是厦外为所有保送生设定的课程:参加“回报母校,服务社会”志愿服务。
厦外是全国16所拥有外语类保送政策的外国语中学之一,从2005年有首批保送生起,厦外就思考如何利用好这独特的几个月,引导这些优秀学生继续提升自己。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关在书斋里提前学习高校课程,不过,这所中学的思政工作者看得更远——对于厦外来说,育人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毕业生能上一个好大学,而是希望他们能成为“主动发展,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
2006年,厦外正式启动保送生“回报母校,服务社会”志愿服务,每年选择在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展开,为期2个月,把保送生推向社会大课堂。
保送生分组开展志愿服务,到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科技馆等当义务解说员,到市图书馆做义工等是保留“节目”,他们还利用外语特长,用英、法、日、德、西班牙语等语言讲解,并参与一些翻译工作。
支教也是保送生志愿服务项目,学生最远去过龙岩白沙中学和南安乐峰中学。海沧中心小学表示,每年都有厦外保送生到学校开展志愿服务,今年已经是第5年,这些小老师教授学习方法,孩子们的学习因为有这些哥哥姐姐的加入变得特别和有趣。
对于保送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新的体验,一节课下来,嗓子又干又痛。他们还发现:如果带上糖果和饼干,孩子们会很高兴,当然,更重要的是耐心。
志愿服务给一些学生新的启发:自己要变得更加优秀,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谢慧认为,保送生服务社会,一定程度上能培养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一份热忱之心,从而更多地关注社会和表现出对他人的关爱。她介绍说,有的保送生上大学后,还带着大学同学再次回到支教的学校开展帮扶活动。
“星光”志愿服务队
贴心陪伴
星星的孩子
●成立时间:2009年8月
●故事:每隔一段时间,厦外一群志愿者都要到一个专门接收孤独症孩子的机构,参与陪伴服务。
在陪伴之前,学生们都会接受培训,如何和孤独症孩子相处,接着他们会牵着孩子的手,外出参观或是一起做游戏。
孤独症的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此,厦外服务孤独症孩子的团队取名“星光”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2017年,又成立“星陪”志愿服务队。初高中分工不同:初中以陪伴孤独症孩子为主,高中则联合兄弟学校志愿者,定期举行义演义卖活动,把筹集款项用于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课程。
多年后,厦外的老师还记得学生志愿者的感受:多跟“星星的孩子”讲讲话,多花点时间在他们身上,或许就会有小小的不同,期待着这些小小的不同会照亮“星星的孩子”的未来。
家长义务交警
每次任务
都被争抢
●成立时间:2020年6月
●故事:学生上下学时,学校的周边交通总是令人头疼。2020年6月,厦外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家长义务交警志愿服务队,33名初中部家长志愿者经过培训后上岗。通过校周边路口疏导,带动学校周边交通更加文明有序、安全顺畅。
从2020年开始,每届都有初一新生家长参与,目前这支家长义务交警队已经有150人,厦外保卫科副主任刘震每周提前安排执勤时段,供家长志愿者自愿挑选。
刘震说,每次执勤时段安排出来,虽然不至于“秒抢”,但一般都能在20分钟内领完。有的孩子已经初中毕业了,但其家长仍坚持参加志愿服务。
在厦外所有志愿服务队伍中,家长义务交警队是最年轻的,但也是最特别的:将文明之风辐射到家庭,为城市文明建设出力。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