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监测科技周,青少年体验“天空地海”监测
2025-05-29 09:56:28来源:中国青年网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5月25日,以“美丽中国科技先行”为主题的生态环境科技活动周主场开放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科普小站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实验室向公众集中开放,全方位展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创新成果。

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科普小站,现场展出了涵盖无人机、无人船等现代科技设备,直观呈现了我国已建成的覆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球最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现场互动体验区内,公众积极参与趣味科普游戏,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直观认知。

活动现场特别推出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监测主题的科普文创产品,引发关注。其中,以采样器为造型的地表水水样、以地下水井为造型的地下水水样、四大海域海洋水样和环境卫星模型,形象地展现了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在实验室开放活动中,智能水质分析实验室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中心向公众展示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水质监测与预测预报中的应用。依托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及自动化检测设备,形成了全流程、全自动、24h连续的分析检测能力,是名副其实的“黑灯实验室”。空气质量数值模型在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支持下,可以精准研判大气污染形势,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够智能生成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活动当天,现场气氛热烈活跃,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在家长陪同下动手体验采样模型、参与知识问答、驻足科普视频播放区。工作人员则以通俗语言讲解复杂原理,让“高冷”的监测科技更具亲和力。

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认知和理解,也进一步凝聚起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与行动力。以开放促理解、以科普引共鸣,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持续用专业和担当,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注入坚实科技支撑。(张守斌)

https://kepu.gmw.cn/2025-05/29/content_38056515.htm

编辑:张念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