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鹤峰县邬阳乡三园村党支部书记杨鹏成在草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今年来,三园村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目标要求,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第一工程”,以“两委”班子为重点,选好班子,建强组织,筑牢堡垒,联动群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三园村党支部坚持开展“114”帮学提能工程,由驻村干部当老师、村“两委”成员当学生,从打字输入到文档编辑,从组织语言到交流学习,“两委”班子用心听、扎实学,一天一点进步,电脑技术等稳步提升。
“晚上8点,老地方。今天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内容,请大家准时参加!”8月22日下午5点,该村纪检委员刘俊收到微信通知。这是三园村“黄金半小时”夜学班的课程提醒。
学习才能进步,强大才能领跑。目前,三园村“两委”已能熟练使用电脑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党员杜祖华谈起党史学习教育心得头头是道,村民杨大耿学会了视频剪辑配乐等技术,并借助抖音平台销售自家生产的包谷酒。
乡村振兴,不仅要有好的领头人,还要提升党员队伍能力,凝聚党员队伍力量。
2020年以来,三园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一统三治”,以支部为“试验田”,重点在“一统”上下功夫,不断摸索创新,将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做实做优,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增强了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支部面貌焕然一新。
“村干部跑断腿,不如老张一张嘴。”老张是三园村老党员张应家,他为人正直,在村民中威望很高。“我们安排他协助村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一化一个准。”刘俊对张应家赞不绝口。
“以前我喜欢出去打牌,现在碰都不碰。‘共产党员户’标识牌挂在家门口,党员不能带头坏风气。”三园村二组党员杜丕新说,村里实行党员分类管理以来,他不仅自领清扫村庄道路的任务,还改掉了喜欢打牌的坏毛病。
“当前,三园村已为20名党员户挂上‘共产党员户’标识牌,老党员为老百姓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党员志愿服务队为老百姓办理实事50件。”杨鹏成介绍,通过党员分类管理,全村党员能自觉做到讲政治、顾大局,重身份、担责任,个人能力得到提升,战斗力有效凝聚,支部越来越强,被评为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员带着群众跑,群众追着党员跑。三园村创新“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开展综合治理,组建三园村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启了三园村振兴新征程。
“今年我发展了5亩天麻,还从五峰引进五倍子产业技术,预计能收入12万元。”二组村民王喜国介绍,得知他想种植天麻,刘俊次日就到他家教授天麻种植技术。
近年来,三园村志愿服务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帮助村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难题。据了解,自该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志愿服务队共为当地群众帮办实事50件,参与人数达104人次。
“起初我们只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后来很多老百姓主动加入我们,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村民有需求,我们就追踪服务到位。从产业发展到人才振兴,从村庄清洁到文化服务,我们志愿服务队聚集了各方面的‘洋专家’和‘土人才’。”该村志愿服务队副队长王昌珍无比自豪。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