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安徽枞阳:“优力模式”助力脱贫增收
2020-12-15 09:02:46来源:中国扶贫网

QQ截图20201214142702.jpg

精巧的小零件,流水化的作业,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手中的一道道工序,一个流水线下来,一件件小型电子感应秤便生产完成。12月13日,笔者走进位于安徽省枞阳县金社镇鳌山村的安徽优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看到的场景。

该扶贫车间是由安徽一家企业开发建设,专门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研发、销售以及电子信息技术进出口服务。金社镇党委书记吴来宝介绍说,2016年,该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电商”的就业扶贫新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在市、县人社局、镇村两级共同努力下,这家企业利用鳌山村老粮站,改建一座标准化厂房,建立起“鳌山扶贫车间”,于2017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扶贫车间结合农村居家人员结构现状,专门开发一款工艺简单、易学易懂的电子秤组装生产线,相关产品远销海外,着力打造扶贫车间“优力模式”、创出“优力效应”。

鳌山村已脱贫户张金虎是该车间生产总监,身患残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中所有的负担都集中在妻子身上,妻子为了照顾他及家人,常年在家,不能外出打工。“扶贫车间”建立后,公司为他提供技能培训的平台,解决了就业问题。“以前,家里日子不好过,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现在我每月有两三千块钱,也拿起了固定工资了嘛!。”张金虎感慨地说。

据介绍,扶贫车间里的员工多是鳌山村及其周边的村民,这种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不仅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促进脱贫,还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实现了企业用工“脱贫”。周桂霞是这间车间的一名工人,也是已脱贫户,一家人的生计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挣钱,由于人多开销较大,经常会捉襟见肘,经人介绍,她于来到了这间车间上班,现在每个月能有保底1500元的收入,多少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困难。

“扶贫车间共吸纳22名员工,其中贫困劳动者5名,车间每年在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3600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周边村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鳌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勋金介绍说。

为推动“造血”式扶贫,拔除穷根,激活村“两委”班子和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该镇积极引进产业扶贫项目,联系安徽优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鳌山扶贫车间,形成的“优力模式”“优力效应”现已成为全省产业扶贫典型之一,优力扶贫经验还作为扶贫故事在铜陵市分享。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