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工作中,单单靠物质上的投入不是可持续的。有这样一批社会爱心人士,他们时刻关注着扶贫事业,他们为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献策献力。衡阳县樟树乡连政村莫海洋就是这样一位充满责任担当的爱心人士。
莫海洋有着自己的创业理念“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须在自己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他有了带富能力之后,便积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今年3月份,当莫海洋了解到樟树乡需要建设一个扶贫车间后,他积极与乡政府联系,为脱贫攻坚工作主动作为。6月份,莫海洋所建的樟树乡扶贫车间厂房在连政村子坪组落户,并引进了衡阳市信展家具有限公司入驻厂房,成为樟树乡扶贫车间。莫海洋积极与乡、村联系,摸底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做好前期摸底工作后,他根据贫困户的工作意向,为贫困户设置了保安、环卫、普工等多个工作岗位,并为贫困户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确保每位贫困户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从上班到现在我已经拿到1万元工资了,现在有2000多元一个月,工资还会不断上涨,而且这就在家门口,多亏了政府和公司老板的帮助,不然我年龄这么大了去其他地方哪找得到这么好的工作”连政村易地搬迁贫困户肖高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
樟树乡扶贫车间现在平均每天用工30人左右,吸纳了9个贫困劳动力,带动了连政村以及附近乡村的贫困劳动力。莫海洋说道:“只要是贫困户,只要有就业意向,我都会安排他们来扶贫车间就业,教授他们就业技能,让他们能靠自身能力实现脱贫致富。”莫海洋不仅关心贫困户就业状况,经常到工作岗位上了解贫困户是否适应工作环境、有没有什么需求,而且十分关心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得知在扶贫车间务工的贫困户肖云生有两个孙女在上学,莫海洋便为肖云生的孙女准备了2个新书包、2套新文具作为礼物,且每人给了500元助学金,并鼓励她们要勤奋好学,将来有了能力也要回报社会。
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通过扶贫车间带贫模式,樟树乡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企业牵手贫困户的模式有效稳固提升了脱贫人口。越来越多像莫海洋这样优秀、成功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让许多的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