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安徽歙县:五举措精准落实健康医保扶贫
2020-11-25 15:39:20来源:中国扶贫网

QQ截图20201124151342.jpg

歙县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指示精神,坚持在医保扶贫方面精准施策,合力攻坚,织牢织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网,推动健康扶贫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全面排查比对,确保贫困人口医保全覆盖。

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严格落实15年底以后的250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助参保,资助参保金626.98万元。对系统比对未参加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不享受政策的贫困人口进行参保情况大排查,摸清异地参保、参加职工医保情况,动员310人补缴参保,完成贫困人口100%参保。同时,每月及时对接扶贫开发局,动态调整贫困人口名单,在系统中予以标识,让贫困人口及时享受综合医保政策。

QQ截图20201124151328.jpg

二是主动贴心服务,做到慢性病证精准办。

为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快速及时享受慢性病报销政策,县医保局优化办证程序,创新办证方式,经办窗口对达到贫困人口慢病办证条件的随到随办;乡村干部和卫生院日常收集材料代办;组织慢病评审专家到乡镇卫生院集中办证;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根据需求上门服务;对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特殊人群,积极与残联、专科医院等单位协调对接,主动搜集材料办证。尽可能的为贫困人口办证提供便利服务,对达不到办证条件的患者做好政策解释,并书面告知、登记在案,同时通知帮扶责任人做好包保工作。截止目前,享受政策的贫困人口已办证7740人,办证率达31%。同时,对符合条件的327人办理了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医疗证。

三是加强日常筛查,做到精准报销。

常态化开展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筛查整改工作,对贫困人口是否按规定享受综合医疗保障待遇、贫困慢性病患者是否有在非定点协议医药机构购药或自费购药未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情况、是否存在符合慢性病证办理条件的贫困人口未办理慢性病证以及已办理慢性病证贫困人口遗漏病种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委托各乡镇会卫生院对辖区内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未报销发票进行排查、收集、登记,并及时上报县医保中心落实报销。同时,及时做好用药目录的上传及更新,每月对医疗机构上报的“351”“180”执行情况排查表进行汇总统计,通过结算系统不定期进行筛查,对“180”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及时督促整改。

QQ截图20201124151354.jpg

四是坚持现行标准,严格落实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

坚决做到既不拔高,又不降低标准。强化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安徽省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负面清单》;防止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放宽住院指征及小病大治情况;防止贫困人口经治疗符合出院标准拒不出院及出院拒付个人自付费用等情况;建立贫困人口大额医疗费用监测预警机制;通过现场实地检查、病例抽查、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监测;规范慢性病证审核办理,防止出现医疗保障“福利化”;今年以来对贫困户住院病历审核全覆盖,有力遏制了贫困户的低标准入院。截至9月底,全县贫困人口就医89621人次,各项综合医保基金支出4510.3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支出450万元,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85.46%,门诊慢性病实际报销比例93.77%。

四是紧盯关键环节,开展医保扶贫工作督导。

为及时发现并解决医保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医保局对全县28个乡镇政府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医保扶贫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及指导。通过走访贫困户,了解贫困户对医疗保障扶贫政策的知晓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实地查看定点医疗机构综合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情况、健康脱贫政策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等。及时提出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现场指导整改工作,对各乡镇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整改指导意见进行反馈,力求切实把健康脱贫工作做实、做细,有效推动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落到实处。

五是拓宽宣传途径,医保扶贫政策入人心。

组织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及乡镇相关经办人员对医保扶贫相关政策进行培训。编印《歙县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口袋书》发放给每个贫困户、乡镇政府、行政村、定点医院、村卫生室及所有县直包保单位,书中对所有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做了详细介绍,并公布医保政策咨询电话,为来电群众答疑解惑。同时邀请电视台深入基层一线对医疗医保扶贫的内容、工作措施、实施进展情况以及群众收益、评价等进行宣传。结合民生工程宣传活动,深入乡镇、村组、卫生院等地广泛宣传医保扶贫政策,持续提升社会知晓度和满意度。(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医疗保障局)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