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重庆奉节:推进“三社”融合“融”出脱贫致富小康路
2020-10-21 09:55:55来源:中国扶贫网

QQ截图20201020225754.jpg

近年来,奉节县以“三变”改革为统揽,以产销对接和资金互助为核心,以助推精准扶贫为切入点,以助农增收为重点,着力建设供销社流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服务和信用社金融服务“三社”融合示范点,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其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今年已建成“三社”融合示范社101个,种植红辣椒3.13万亩,预计实现产值1.56亿元。

全面统筹规划 “三社”实现由分转合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出台《奉节县“三社”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奉节县“三社”融合试点奖扶实施方案》《奉节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县供销联社牵头,县农委、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单位配合,并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将推进“三社”融合工作纳入部门、乡镇年度目标考核。

二是明确“三社”职责。由县供销联社做好市场行情、技术培训、贷款担保、政策支持等服务;由农村信用社和市农信投资公司负责为资金困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有需求的种植农户提供农资垫支、全程化种植、管理服务,定期指导施肥除草、病虫防治等。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现场观摩、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舆论宣传,塑造良好氛围,增进公众理解,提升参与度,同时开展“三社”融合试点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QQ截图20201020225807.jpg

多元农业服务 “三社”实现由弱到强

一是统一“产购销”,解决销售问题实行“保护价兜底、市场价备选”,统一提供种子、肥料、技术跟踪、现场收购等“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同时辣椒种植户可自主选择销售渠道与方式,确保其利益最大化。截至目前,“三社”融合示范点累计采摘青椒358吨,现场销售率达100%,实现销售收入100.24万元。

二是帮扶“点对点”,解决技术难题以现有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三社”融合示范点为载体,组建机耕队、统防队、劳务队、技术队、配送队、营销队6支供销社服务队专业队伍,深入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截至目前,开展劳务服务3850人次,专业技术指导282场次,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累计达到5.57万余亩。

三是融资“多平台”,解决资金难题截至目前,累计为1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供销农合贷”“夔融贷”1.05亿元;小额信贷服务涉及25个乡镇68个村,累计助农增收约2.46亿元,撬动近7.3亿元规模的农业产业,其中6122户农户从中受益,有效化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成本高问题。

QQ截图20201020225818.jpg

加强市场对接 “三社”实现带贫致富

一是创新利益联结模式“带富”。采取“供销社+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建立“三社”融合示范社,融合发展种植红辣椒3.13万亩,其中带动农户9280户3.72万人种植红辣椒2.5万亩,包括贫困户1730户6918人种植红辣椒3543亩,户均增收1.12万元,人均增收2530元。

二是扎实抓好产销对接“促富”。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四川郫县豆瓣酱厂、武汉蔬菜批发市场、贵州国际辣椒城、“老干妈”等大市场,并同步推进县、乡、村三级“村村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完善大宗农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截至目前,签订销售订单1.25亿元,其中利用“村村旺”电商平台累计销售包包菜2850余吨、土豆1750吨、脐橙8000余吨。

三是拓展特色产业布局“安富”。各“三社”融合示范社在特色产业发展布局中,依据自身优势,植入休闲、旅游、养老、乡村文化体验等要素,通过“1”个产业园带动“N”个子项目的形式,推动形成“以园带养、以园兴游”的发展格局,切实做到以产业推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