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产业扶贫摘了贫困帽 大病帮扶又解返贫忧
2020-10-14 10:05:05来源:中山日报

谈汝艮(左二)向扶贫队队员谈起最近的生活和牲口售卖情况,感谢扶贫工作组的帮扶。

驾车前往肇庆市封开县都平镇官埇村,一入村口,便见稻穗飘香、鸡犬相闻的景象,村屋傍山而居,村民忙碌于屋角田头 ——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四年前,官埇村却是一个因交通闭塞而发展滞后的村庄,近十分之一的家庭是贫困户。经市民政局、市残联的联合扶贫工作组帮扶,如今的官埇村,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黑山羊、杏花鸡等特色养殖产业已实现100%脱贫。通过大病帮扶、危房改造、助学帮教等兜底民生措施,切断贫困村民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奔小康路上走得更加踏实。

■四好农村路畅通村民致富路

“道路硬底网络通,联系可在微信中。感恩村委和扶贫,情暖贫困千万家。送旗点赞为纪念,世代流传几千秋。”9月26日,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记者随市民政局调研慰问组来到官埇村。30多名村民早早在村道上等着调研组的到来,将一面锦旗交到了市民政局联合帮扶工作组派驻官埇村第一书记兼驻村队长余丰手上,一名村民随后在朋友圈里写下这首打油诗。

余丰告诉记者,村民所感谢的,是市民政局去年积极争取封开县交通局支持,由扶贫工作组、都平镇、县交通集团多方筹资,按“四好农村路”的标准,将花菊、冲入、冲出等3个自然村的3.1公里村道进行农路硬底化建设。今年,扶贫工作组又筹资为他们安装太阳能路灯、网络光纤等,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官埇村依山傍水,自然禀赋优越,全村373多户、1865名村民。扶贫工作组来到之前,村里的天然有机农产品要卖到镇上、县城里可不容易。68岁的村民蔡受英是一名茶农,在山里种植着3亩的石砚山茶,年产将近50公斤。为了帮补生计,他还养殖着12头黄牛和蜂蜜等。“在修路之前,我们到镇上要走3公里,到县里要走10公里,走好几个小时还卖不起好价钱。如今村路通了,收购商可直接将货车开到田头村间。”蔡受英说。

■大病帮扶让脱贫村民免除“后顾之忧”

58岁的贫困户谈汝艮全家11口人,过去谈汝艮在广州、佛山一带打零工,年收入维持1-2万元不等。家庭成员多,妻女又经常生病,家庭花销很大,是典型的贫困户。2015年,妻子岑桂兰检查出患有直肠癌。谈汝艮回到了官埇村照顾家庭的里里外外。没想到,这次回村,在帮扶工作组帮扶下,谈汝艮从一名贫困户户主变成脱贫代表。

9月27日,记者在谈汝艮家看到,女儿们的奖状贴满了家里泛黄的墙壁。说起当年妻子在桂东人民医院切除了肿瘤并接受化疗,前前后后花了6万多元的事情,谈汝艮说,当时的生活是灰色的,一宿一宿睡不着。来自中山市民政局、中山市残联的扶贫工作组为他带来曙光——工作组鼓励他通过养殖黑山羊、杏花鸡等项目脱贫。勤奋的谈汝艮先后养殖100多只杏花鸡、36头黑山羊、4头黄牛,加上从事护林员的工作,这个年近花甲的男人扛起风雨飘摇的家,这几年,每年收入维持在5万多元,全家实现了脱贫。

“脱贫后如何巩固好成果?村民最担心的不外乎是大病支出,自然灾害。”村支书谈令沛说,像谈汝艮这样脱贫后的村民最怕就是再生病。

“如果没有扶贫工作组为我们购买了医保,为33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链接了大病帮扶政策。这几年都白干了。”谈汝艮回忆,2019年8月,又是一次祸不单行,在封开县城读书的女儿谈燕芬突发中耳炎失聪,连夜送往省第二人民医院救治。5万元的治疗费通过医保报销了3万多元,还有2万多元的缺口没有填上。通过扶贫工作组的大病帮扶政策,不仅帮助他解决了剩下的2万多元的医疗费,而且还联系到中山市民政局一名爱心人士,每月固定资助他家一笔钱用于子女读书。如今谈汝艮彻底丢掉后顾之忧。“过去我一边工作,一边担心妻子的癌症复发,或女儿们生什么病,好不容易过上的好日子又得落空。如今没有这样的焦虑了。”谈汝艮说,随着女儿一个个大学毕业,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