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北京帮扶河北康保县:95栋小高层电梯楼拔地而起
2020-10-09 11:43:21来源:中国扶贫网

QQ截图20201002111211.jpg

金秋时节,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天高云淡,绿草如毯,一条新修的公路从中穿过,好一派美丽的草原风光。不远处,一排排易地扶贫搬迁楼亭亭玉立,搬迁农户在小区附近的扶贫车间上班,孩子们就近在小区里周边的学校读书,老人们在小公园里晒太阳,医疗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超市“一个不少”,简直是一个世外桃源。

95栋小高层电梯楼拔地而起

“这是康保县第一批安装电梯的楼房。”搬入易地扶贫搬迁楼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金粉兰自豪地说: “住得下、过得好、能上班,我们都赶上了!”

截至目前,康保全县11766户29315人全部搬进新居,帮助困难群众就业23300名,基本实现“一户一就业,全家稳脱贫”。

曾几何时,这里风沙肆虐,交通不便,产业落后,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可谓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房堵窗、户封门、村里见不到年轻人”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战以来,康保县在北京市和朝阳区两级政府对口帮扶下,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和“空心村”治理工作。在县城经济开发区附近规划建设了占地543亩的集中安置小区,95栋小高层电梯楼拔地而起,先后安置94个村7266户居民20422人搬迁“上楼”。张纪特色小镇17个村并村联建,建设楼房46栋,安置1362户4054人。

2019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贫困人口由8.8万人减少到1468人,贫困发生率由36.04%下降至0.69%。今年2月底,康保县全县实现脱贫摘帽。

5大龙头企业带行业促脱贫

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宪花家原来在离县城30多公里远的李家地镇祈家坊村,住的是4间土坯房,最难的时候,丈夫吃药看病,孩子上学,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欠外债3万多元。“现在搬迁上楼,我当保洁员,每月1000元,丈夫在乾信牧业肉鸡加工厂当冷库保管,每月4000多元,外加政策保障金,一年收入6万多元。”张宪花说,现在外债没了,我家也脱贫了。

“产业扶贫是拔穷根的关键。过去康保穷就穷在产业项目少。只有产业建起来,群众腰包才能鼓起来。”张家口市副市长、康保县委书记刘雪松说。

近年来,康保县按照“扶龙头、带行业、促脱贫”思路,整合扶贫资金2.83亿元,着力推动特色农牧业发展壮大,目前已培育出乾信牧业、康正养鸭、康盛肉羊、品冠荞麦、永顺华有机蔬菜等一批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群众致富增收,还大大提升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化水平。

位于康保县经济开发区的河北乾信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肉鸡全产业链生产加工企业。来自照阳河镇东五福堂村的搬迁户郭振贵说:“我们两口子都在肉鸡生产车间上班,加上奖金,我家月收入8000多元。”这家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达3.7亿元,直接带动全县10个乡镇117个村150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QQ截图20201002111229.jpg

荒山坡上种太阳,2.2万贫困户实现增收

地处坝上草原的康保县全年日照达3100小时,具备780万千瓦光伏发电开发能力。为此,康保县把光伏发电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支柱产业,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康保县北郝家营村级光伏农业扶贫联建电站,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发光。“这个光伏联建电站装机3600千瓦,覆盖周边12个村,平均每个村年收益50万元,可保障20年收益不变,是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康保县扶农公司经理孙振祥说,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81个,装机总容量18.3万千瓦,年电费收益1.35亿元,195个贫困村实现光伏扶贫全覆盖,带动2.2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该县将光伏收益的80%通过设置公益岗位的形式发放,群众通过参加公益岗位获得劳动收益。如今,光伏扶贫电站为各贫困村提供卫生保洁员、护林防火员等公益岗位1.6万余个,解决了全县16478名弱劳动力无法转移就业难题。

北京市挂职干部、康保县副县长刘镇平介绍,2016年以来,北京市和朝阳区按照东西部协作部署,为康保县投入各类资金27639.03万元,实施了朝阳希望小学、土城子镇互助幸福院、乾信牧业、嘉康农业、康盛肉羊等85个项目,引进落地企业14个,吸引投资20517万元,双方人才交流224人次,帮助9146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