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河南辉县市:立足资源优势 构建多彩产业扶贫之路
2020-08-06 11:23:51来源:中国扶贫网

河南辉县市地处太行山南麓豫晋接壤地区,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216平方公里,平原784平方公里,是全省“三山一滩”重点区域。辖22个乡(镇)、办事处,540个行政村,人口92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7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万。历年已脱贫村66个、脱贫人口2.3万人,剩余贫困村13个、未脱贫人口2434户46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 31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0900元,贫困发生率从4.58%下降到0.75% 。

这得益于辉县市近年来持续坚持立足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以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贫困村经济增强为目的,将种植结构调整与全域旅游、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村企共建,振兴特色产业,引导优势产业,广泛动员龙头企业参与,积极构建“绿红黄白”竞相发展的多彩产业扶贫之路。

一、立足旅游资源优势,拓宽贫困群众绿色旅游“增收路”。

辉县市县域内旅游单体1568个,A级景区7家。其中:5A级景区1家(八里沟)、4A级景区3家(万仙山、轿顶山和宝泉),3A级景区3家(百泉、关山和秋沟);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18家,省级旅游特色村20个。近年来,辉县市坚持以生态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利用景区优势,以山水经济统领山区片区人民发展,创建“景区+企业+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景区周边群众就业创业,构建绿色可持续脱贫致富之路。全市发展采摘园、农庄、合作社等涉旅经营主体162家,农家院近千家,直接吸纳贫困群众就业2000余人,700多户贫困群众依托旅游自主创业,年收入超过3.5万元。推出33种旅游商品,涉及24个带贫企业,被评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0年,辉县市继续将生态绿色旅游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依托沙窑乡、百泉镇、吴村镇等乡(镇)村旅游资源优势,聚焦79个贫困村,拉长旅游扶贫产业链条,科学谋划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项目7个,投资建设旅游商铺、发展特色民宿等产业,全部实施完成后,将带动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合计每年增加35万元。7月份,以村企共建、村村联建方式,新谋划入库项目“辉县市南太行红色旅游扶贫项目”,聚焦79个贫困村,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200万元,以“景区+贫困村”模式,与新乡市南太行旅游公司合作组建南太行旅游扶贫车队,通过务工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将带动25个深度贫困村每村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其他54个贫困村每村每年集体经济增收近1万元,将带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

二、立足地理特色优势,鼓起贫困群众的红色“钱袋子”。

辉县是中国五大山楂产地之一 ,全国“道地山楂生产基地”、“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万亩绿色山楂生产基地。“辉县山楂”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产区分布于西北部的薄壁镇、上八里镇、黄水乡、南村镇、沙窑乡、南寨镇等6个乡镇80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650平方千米,海拨400米以上的太行山深山区,由于受太行山脉走向、海拔高度及季风作用影响,四季分明,地理优越,气候适宜。主产的“豫北红”山楂品种,色泽鲜红、果实浑圆、果面光泽、酸甜适中,宜食宜药。是上世纪80年代辉县太行山区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收入来源,由于历史市场无序竞争导致产业没落。为了重振山楂产业,近年来,辉县市深入开展调研摸底,明确发展方向,出台扶持政策,加大与科研院校、食药企业合作,积极推广山楂种植管理和产品深加工。着力做大做强辉县山楂品牌,带动山区乡镇贫困群众增收,使老产业孕育新生机。辉县百泉制药研发生产的“百泉牌”山楂丸,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山之孕、山里红、涌泉、楂之恋、洪爽、四季堂等6家山楂加工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以山楂产业为主线,沿着上游(山楂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等)、中游(药物活性成分提取)、下游(山楂原料食品深加工和提取后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等)三个方向发展。2019年开始,以南寨镇为试点,积极组织贫困村推广山楂种植管理,引导企业开展订单收购,与贫困群众签订山楂收购合同,每公斤比市场价格高出10%,仅此一项争取实现每户均收1000多元。

20200805159659251795.jpg

山楂红了 辉县市扶贫办主任赵爱明 摄

2020年,辉县市以群众能参与、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将山楂作为山区群众产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拉长产业链条,投资1000多万元在南寨、洪州、高庄、占城等乡镇建设冷库、冷藏室和烘干房,实现花果错时销售,使以红果山楂为主的太行山前百里林果带经济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

三、立足药贸历史优势,叩开贫困群众的药材“致富门”。

辉县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县域内党参、柴胡、连翘、杜仲、全虫、道地山楂等中药材多达1017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系中国中药材基地暨常年展、河南省柴胡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辉县市百泉药交会有600多年历史,是全国三大药市之一(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美誉,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泉药都”是全国首批6家中药材物流实验基地之一。近年来,辉县市立足药贸历史背景优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产业来抓,积极探索“中药材+”模式,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加速发展。目前,野生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人工种植面积近10万亩,规划整理野生中药材30万亩,其中20万亩连翘销售量占全国的四成,产值超过5亿元。

3.2辉县市南村镇中药材黄芪种植基地_陈红云_拍摄.jpg

辉县市南村镇中药材黄芩种植基地 陈红云 摄

2020年,辉县市以黄色连翘为引领,主要在“侯兆川”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侯兆川系太行山南麓的南村镇、西平罗乡、南寨镇、沙窑乡方圆约三十多平方公里群山环绕的小盆地,年平均气温12℃-14℃)。新增金银花、黄芩等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在南村镇界地村建设中药材加工项目1个,以“政府+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投资42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建设总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的中药材加工厂房2栋,硬化地面2000平方米,配套烘干设备一套。该项目使用主体“辉县市共城种植合作社”每年中药材加工销售额8000万元以上,其中,连翘销售量占全国总量的10% 。项目建成运营后,可实现对南村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未就业人员产业发展全覆盖,能直接安置贫困劳动力50人就业,预计每户年增收2.5万元。当前,辉县市从事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群众有上万人,每年创造社会经济价值3.68亿元。

四、 立足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激发群众的白色“创业情”。

辉县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壮大-百姓受益”新兴产业扶贫模式,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在冀屯镇、拍石头乡、西平罗乡大力推动食用菌培育加工和粉条电商销售。辉县市冀屯镇星河生物公司作为亚洲日产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企业,拥有国内单产最大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线,可日产金针菇300吨,年产6万吨,年产值达3亿元。创建“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无偿向贫困户提供原料+技术服务+订单收购,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收购玉米芯生产原料等方式,直接带动800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800元,间接带动周边7个乡镇2000余农户通过供应原材料均增收350元。累计安排贫困劳动力276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

4.3金针菇包装车间.赵爱明.jpg

金针菇包装车间 赵爱明 摄

2020年,投资1072万元持续推动全市食用菌扶贫产业发展。冀屯镇益三村谋划入库在建食用菌种植扶贫产业项目占地70余亩,总投资600万元,以种植熟料平菇和毛背木耳为主。项目建设主体大棚58座,农具房24座,冷库30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整个工程量的70%,预计7月底全部建成,8月初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单棚利润可达6万元/年,年产1160吨平菇、2200吨毛背木耳,可辐射带动赵固、北云门等乡镇8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辉县市张村乡结合地域特色,立足红薯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粉条深加工、电商销售等新兴产业。成立尚品种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户大面积种植红薯4000亩,覆盖24个行政村,打造红薯种植基地3个(汪沟、杨吕、杨圪垱村),与2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对所产红薯进行统一收购。投资5000万元成立集食品研发、生产、销售、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张村乡大王庄村,10条生产线(常村综合生产线1条、卫辉市1条生产线、辉县城西工业园区8条生产线)。流转农户土地4000余亩(贫困户569亩)种植花椒,为粉条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覆盖15个行政村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华夏九月天”“裴寨新村”“小菇娘”“老皇叔”等多种品牌,产品涵盖红薯粉丝、自发热火锅、酸辣粉等数十种产品类别,年销售额达3.3亿元,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65人就业,年收益3万元左右。成立尚品电子商务公司,以“公司+贫困户+店铺”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直通车,为张村乡、南寨镇等410户贫困群众注册运营淘宝店铺,户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2020年,张村乡投资300万元新建电子商务中心,正在规划筹建2000亩薯品产业园,通过“政府+公司+农户”模式,将带动太行山区更多贫困群众增收。

脱贫攻坚收官不是终点,而是贫困群众新生活的起点。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辉县市将继续在产业链上做文章,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全面小康的基础打得更牢、底色擦得更亮。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