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种了百香果苗6亩,通过电商平台,把百香果苗销售到全国各地,创收6万元。”来自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的村小二林志达乐呵呵地表示,他计划扩大规模,将百香果、火龙果、红心芭乐、木瓜四种应季水果也上架销售。
在漳州平和,像林志达这样依托电商平台走上脱贫增收新路子的农民并不在少数。近年来,在漳州市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平和县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变革,也让当地贫困户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
电商加持,带动脱贫致富
为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在漳州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平和县以“电商助农、电商惠农”为宗旨,在“把握精准、助力扶贫”和“强化服务、聚焦上行”两个方向重点推进,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助力扶贫攻坚作用,注重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增强精准扶贫“绣花”的本领。同时,加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平和县荣获“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称号;2017年,平和县成功入选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依托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针对人才缺乏的痛点,平和县坚持送政策入村,送技能入户,开展“人才强商”行动。以“电子商务开店”“电子商务实操技巧”等多个模块为基础,通过结合阿里巴巴“千县万村百万英才”、网库“腾计划”和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累计培训3000多人次,涉及贫困户超200人次。
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平和县分类施策,大力开展阿里巴巴“村淘”、电商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与贫困户“一对一”网店培育对接活动,形成一些特色扶贫业务。山格镇土田村的村小二杨汉民,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蚂蚁金服平台,帮助几十位村民通过互联网信用贷款“旺农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降低柚农的生产成本。
除了提升贫困户素质和技能之外,平和县还全力打造村级电商服务平台。2016年,平和县已拥有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超百个,数量居全省第一。2017年,建设村淘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超百个,贫困村覆盖率近50%,每个贫困村每月增收近2200元,基本实现脱贫。
“互联网+”驱动,促进创新创业
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平和县农村电商的快速崛起,不仅为镇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还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返乡就业,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主力军。
地处平和县西部的霞寨镇通过“柚海智谷”众创空间培育电商,镇政府为返乡创业提供“掌柜般的指导”和“店小二式的服务”,以保护价收购贫困户蜜柚,通过“电商+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帮助贫困户直销蜜柚,提高收入。目前,该平台已集聚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超过100人,孵化项目32个,签约入驻项目28个,年创财政税收100万元。
有了平台基础,霞寨镇趁热打铁,创立了科技种植培训班,成立了科技种植志愿队,划分直接技术指导的村党支部,点对点咨询服务,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同时,依托柚海智谷整合电商人才、开展蜜柚电商培训,培育一大批蜜柚营销新型人才,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截至目前,该镇已培育发展电商企业7家,成功对接130户贫困户,先后为贫困群众组织技能培训300多人次,增收脱贫达600多人。
林素凤是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的“村小二”(农村淘宝合伙人),通过注册“村姑柚惑”、“世舟”等农产品电商品牌,推动家乡的百香果、蜜柚等农特产品“网销出村”,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增收。接下来,他们将联合河南、广东等各县优秀“村小二”,组成“蜜柚军团联盟”,持续做大县域特产市场占有率。
今年,面对疫情形势的新挑战,直播带货成为农村电商行业的新风尚。4月18日,平和县副县长王振惠化身“带货主播”,详细推介平和特色产业——白芽奇兰茶的历史渊源、茶叶特色、茶叶品质等,吸引了众多网友前来观看购买,大大提升了白芽奇兰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少平和县农产品经营者、合作社、农民也纷纷试水,在果园、货架前直播,在抖音专营店里实时互动、下单。通过一块块屏幕、一家家网店,互联网牵起了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的供需纽带,为乡村振兴蹚出一条新路。
福建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商务为农村带来的深刻变革,远远超越了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它激活了农村地区的创业创新潜力,在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逐渐成为促消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效手段。”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