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学生在井冈山市葛田乡古田村参与研学(受访者供图)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报道:在井冈山市葛田乡古田村,整洁村道旁,农耕体验区与新民宿相映成趣,民宿外墙上的红军故事非常醒目。深圳某中学上千名学生来到村里的研学基地,体验农村生活、学习红色历史。张玉荣一边教学生们打糍粑,一边介绍道:“我们古田的红色研学基地二期已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红色步道,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来此感受红色文化。”
留着短发、个子高大、嗓音洪亮的张玉荣是井冈山市葛田乡古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玉荣2000年嫁入古田村后,她和丈夫赴广东中山从事商贸行业,日子红火。但丈夫常念叨早年受全村帮扶才完成学业,让张玉荣萌生回报之心。她2018年回村,高票当选村主任。提起她,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张书记实打实为老表办事,村里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张玉荣与听力不便老人耐心沟通(受访者供图)
张玉荣回忆道,刚嫁到古田村时,村里环境杂乱,只剩老人和留守儿童,村民靠外出打工为生。当选村主任后,为谋发展,她专程拜访井冈山从事红色教育培训的乡贤。经过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依托本地资源打造红色研学基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这个想法起初遭强烈反对,村民质疑拆旧房、搞研学能否赚钱。张玉荣组织村民到周边县研学基地考察,还挨家挨户算经济账、谈前景,终于获得了村民们的支持。
学员在井冈山市葛田乡古田村拓展训练(受访者供图)
为确保研学基地项目顺利启动,当地政府在道路、水利、电力、外墙翻新、河堤修缮、护栏安装及绿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此外,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支持下,市、乡两级政府几年来陆续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大力支持古田村研学基地的建设。
如今,古田村的研学基地已颇具规模,占地面积202亩,可同时容纳1200名学生集中食宿和开展各类研学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超15万人次,学生占比超70%。村民谢树平开心地说:“以前我只知道外出打工赚钱,现在待在老家,光民宿每月就能赚2000多元,加上卖农产品和做研学餐,收入涨了不少。”目前,古田村已改造民宿76栋,拥有1226张床位,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00万元。
古田村的“变形记”只是当地打好返乡“人才牌”的一个生动注脚。如今,像张玉荣一样的返乡人才在井冈山市越来越多。
为发挥返乡人才作用,井冈山市对1060名乡贤人才按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和服务型等类别进行了评估建档。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业政策,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供税费优惠、财政补贴、金融信贷服务等措施,明确创业扶持的情形、内容、范围和金额,解决返乡人才后顾之忧。
在“引凤还巢”政策的吸引下,一批有能力、有干劲的村干部涌现,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装上强劲“新引擎”,让古田村这样的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从传统乡村向红色研学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也让红色文化在传承中创造经济价值,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https://jx.ifeng.com/c/8hUk09JCaId
编辑:陈莫楠 审编:益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