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河南大学学子解码南街村"傻子精神":探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2025-03-04 14:20:10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为探寻红色文化与现代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河南大学软件学院4名本科生组成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全国十大名村”南街村,围绕“傻子精神”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走访村委会、关工委、“傻子”爱心团队及普通村民等,形成近万字调研报告,为红色基因赋能乡村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红色治理:集体智慧的生动实践

在南街村村委会,调研团与村党委办公室主任段林川,南街村党办主任贺德谦等南街村领导展开深度座谈。贺德谦以村办企业“南街村集团”为例,讲述了这个曾一穷二白的豫南村庄如何通过践行“傻子精神”,发展为年产值超20亿元的乡村振兴典范。“‘集体奉献、敢为人先’是南街振兴的核心密码,‘傻子精神’是我们发展的法宝。”段林川感慨道。

与南街村村党委办公室主任段林川的谈话

调研团随后又与政治部办公室主任张玲,南街村调味品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朱春景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到,南街村通过"工资+供给"分配制度实现村民医疗教育全免费,以小组形式由小组长帮扶管理各个居民,同时以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合理方式治理企业,将集体主义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治理体系。"这些制度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团队成员李向在调研笔记中写道。

与政治部办公室主任张玲谈话 与南街村调味品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朱春景谈话

薪火相传:三代人的精神接力

在村关工委办公室,《传承红色文化资料》记载着几十年的红色传承。关工委主任徐焕民向河大学子展示了一叠叠档案:从每星期向南街学子讲授红色精神到亲自带领南街学子拜访敬老院,从义务扫街三十年的老党员到捐出全部奖金的劳动模范。"我们建立了'精神传承人'制度,每个季度评选先进典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与南街村关工委一众领导的合照

"傻子"群像:平凡中的精神丰碑

在南街村销售部,调研团见到了"傻子"爱心团队的领导人臧占峰和南街村“傻子”爱心团队成员刘亚敏,刘会敏。通过深度访谈,得知这支由南街村集团销售公司发起,组成的爱心团队以“用傻子精神,培养傻子,输送傻子”为宗旨,团队以“用傻子精神,培养傻子,输送傻子”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0年间,共举办公益活动近百场,向社会捐献财物价值200多万元,惠及民众和学生20000余人。"有人说市场经济讲究'精明',但我们就是要当共同富裕的'傻子'。"爱心团队领导人臧占峰的话让河大调研学子深受触动。

与南街村“傻子”爱心团队成员刘会敏的合照 南街村“傻子”爱心团队相关照片

新时代启示:红色沃土孕育振兴动能

调研报告提炼出南街村发展的三大精神密码:集体本位的价值导向、党员带头的示范机制、薪火相传的文化自觉。"当青年学子与村民共读红色家书,共话初心使命,我们看到了集体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这种精神财富,正是乡村振兴最深沉的内生动力。"

历时半个多月的调研,团队撰写的关于南街村“傻子精神”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调研报告中提出三大建议:建立“精神-效益”双轨评价体系、开发红色文化数字孪生平台、构建“校企村”协同创新机制。报告获南街村集团采纳,拟纳入智慧乡村建设规划。

在南街村文化广场的巨幅标语墙上,"坚持毛泽东思想"七个大字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交相辉映。这里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精神账。当集体主义的火种遇见新时代的春风,最"傻"的坚守往往成就最动人的风景。那些甘做"傻子"的身影,正用最质朴的方式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答卷。(河南大学 谷天乐 张卓 王天昊 李向)

http://msgc.chinareports.org.cn/msgc/news/11770.html

编辑:陈莫楠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