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春博会“云南山货”热卖 助力乡村振兴“出圈”
2025-01-23 16:12:07来源:中国网

现场制作的手工酱料、最具云南特色的红果参、最具文山特色的秘制三七根下饭菜、非遗七彩花米饭、丘北辣椒制品、农家散养鸡、玫瑰花制品……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火热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以下简称:春博会)“康旅集团驻丘北县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点”展位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山土特产品大家争相抢购。

本届春博会为期15天(1月11日至1月26日),“康旅集团驻丘北县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点”展位销售总额预计将突破100万元。近年来,云南康旅集团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帮助村民成立集体公司建立农村信用主体,通过集团订单引导村集体公司经营,为乡村培养经营人才,小投入带动多产业,助推当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系列举措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生产投入风险,提高了收入,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参与集体经营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了当地农村劳动均值。

乡村振兴展位登场省城“春博会”

范国丽有些紧张,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巨大的建筑和恢弘的展厅,还有各种肤色的展商让她感到手足无措,她甚至担心自己从双龙营带来的卤腐和辣酱会被人嘲笑,经过一周的热卖,彻底打消了她的顾虑。

“到现在刚好一个星期,我们已经第二次补货了。”这是范国丽第一次参加省会城市的大型博览会,她现炸的油辣椒香气可以飘散至周围数十米远,闻香而来的商客争相购买,巨大的流量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与范国丽一起参加展会的还有来自文山富宁、广南、丘北等文山州内十四家从事地方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优质企业共同参展。“其实这种展位最有可能买到不一样的好东西。”张阿姨是不折不扣的逛会高手,她购买了云南浆果之王“红果参”,还买了双龙营的辣椒酱。她说,这些产品多数来自农户手里,样子不一定好看,但品质一定最好,更重要的是这种展位往往带着浓重的地域特色,可以淘到不一样的好东西。

“集团始终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两手抓,希望通过展会,拓展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致富带头人的商业思维,跳出县域经济拥抱更广阔的市场。”云南康旅集团驻村工作队队长杨留阳说,在云南康旅集团的积极协调下,春博会主办方留出了区位最好的展位,旗下的会展、物业、文旅等多家企业联袂助力,“乡村振兴”展位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驻村工作队要主动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模式,为地方农副产品销售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渠道和平台,助力地方乡村振兴。”云南康旅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志琤在现场指导中强调。

引入现代企业治理 重构乡村产业

“现在你可以看到一件件商品摆放在展位上,扫码购买就可以拿走,但两年前几乎不可能实现。”杨留阳回忆,两年前3个帮扶点村民经济发展散、小、弱,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全凭个人经验,零散农产品很难变成可跨区域流通的商品,农民增收较为困难。

2023年,云南康旅集团乡村振兴工作队用半年时间,对定点帮扶3个村委会35个村小组7577户家庭进行全覆盖实地走访,对每个家庭信息情况进行了详细登记、汇总。同时针对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进行专项调研,并根据各村寨实际情况制定产业帮扶计划。

“如果只是把钱物发放到农民手里,只能解决他们眼前困难,只有帮助他们把产业发展起来,才能真正开启造血功能。”2023年9月,云南康旅集团驻村工作队协助双龙营镇政府,联合13个村委会,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平台“文山双龙农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推动普者黑村成立“丘北普康俊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化经营思路开启帮扶新路子。

个体户、村委会均可以成为公司股东,以公司为主体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由公司统一完成检验、包装等工作,将产品转化为商品。同时,云南康旅集团旗下文旅、物业、会展、商业等企业纷纷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帮助销售或直接采购商品,完成商业闭环。

随着两个农村集体信用主体的建立,云南康旅集团在驻村帮扶点成立产业发展基地,已经在蔬菜种植、粮食生产、家禽养殖等领域初步促成了“订单式”合作。通过一套“组合拳”,建立了“集体+农户+产业”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两家村集体公司成立的第一笔“生意”,便是来自云南康旅集团工会和职工食堂的采购。成立一年来,其中双龙公司的流水已超过150万元,并承担起了本次新春购物博览会参展主体责任;普康俊公司则获得了普者黑5A级景区的青睐,与景区公司签订了总价160万元的景区食堂食材及配送服务采购合同,截至目前,普康俊公司总收入达60余万元。

人才、品牌先行 突破县域经济

“工作队来了以后给我们带来好多新思路,过去不敢想的事情,今天正在实现。”马者龙村委会副书记刘学同时也兼任双龙公司副总经理,他带着从农民手中收购的优质农特产参展。

在云南康旅集团的全力支持下,一群致富带头人走出“自留地”和“舒适圈”,把远在文山的农副产品推向更为高端的销售市场和展示平台,开启了探索市场之旅,他们将成为未来的公司经理人。

“通过建设农村信用主体,聚合了生产力,同时也解决了融资难问题;通过订单引导,解决了产品销路,也反向促进生产提质增效;通过融入市场,既锻炼了队伍又壮大了集体经济。”云南康旅集团驻村工作队员杨艾鑫表示,乡村振兴是双向奔赴,乡村通过产业升级获得持续的发展动能,集团通过深入帮扶,也可拓展自身文旅发展思路,丰富产品品类,提升品牌价值。

云南康旅集团通过集合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产品资源,在普者黑景区建立乡村振兴公益性集市。未来这个公益品牌不仅可以落地全省各地景区,也可落地新春购物博览会等展会和云南康旅集团遍布全国的商业、物业中去,形成“公益集市+景区”“公益集市+展会”“公益集市+商业”的乡村振兴大流通模式,带着云南乡村特产跳出县域经济,走向全国各地。

http://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501/t20250123_15789818.htm

编辑:陈莫楠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