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地域特点的县(市、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和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为重点,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农业农村部官网近日发布《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决定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创建工作。
近五年存在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的不得申报
先行区创建主体原则上以县、农场为单位,严格控制地市级申报数量。《通知》对申报条件进行明确,申报单位应符合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好,农业生态涵养功能强,绿色生产技术覆盖面广,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完善等条件。
“农业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较高。农业减排固碳、森林覆盖、农田林网控制较好,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将农业绿色发展相关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范围,地方支持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力度较大,金融、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积极性高。”申报条件中,这些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评判条件被明确提及。
值得关注的是,近五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被省级及以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或食品安全等部门通报的地区,均不得纳入申报范围。
部署五方面重点任务,涉及生态环境方方面面
“创建第三批先行区应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和发展基础等因素,聚焦重点、突出特色,探索符合不同区域、生态类型、主导品种的绿色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同类地区农业绿色发展。”《通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农业产业链低碳循环化、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如何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通知》提出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加强农业物种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森林、草原、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农田生态廊道等田园生态系统。
如何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通知》指出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引导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开展统防统治,带动群防群治,在更大范围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如何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通知》明确以秸秆、畜禽粪污、地膜为重点,健全农业废弃物收集、运输、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一批粪肥还田利用示范基地,探索建立粪肥运输、使用激励机制,推进绿色种养循环。科学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健全高效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地膜科学使用。
如何推进农业产业链低碳循环化?《通知》强调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推广农产品绿色电商模式,促进绿色农产品消费。打造低碳循环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循环经济园区和基地,完善园区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固碳减排,强化森林、草原、农田、土壤固碳功能,开展减排固碳能源替代示范,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如何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通知》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整体解决方案。探索建立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稳定农业绿色发展投入,推动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出台农业负面清单,制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标准,规范农业生产经营行为。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和发展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开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协调推进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生态保护补偿,拓展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