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碳造假”首案公布,四个典型案例反映三个突出问题
2022-04-02 09:31:21来源:环保网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开了四个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典型问题案例。

分析不难发现,四个典型案例存在三个突出的共性问题。

一是职业操守低劣。第三方公司受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委托开展碳排放核查,是签订合约的市场经济行为,被委托方需严格遵守合约条款认真履职,然而第三方公司不为甲方着想,反而帮被检查方作假,违背合同约束,其低劣的职业操守,说明碳核查的行业约束、行业自律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操作手段拙劣。无论是篡改重要信息、伪造原始检测记录、编造虚假检测报告,还是报告编制人员与实际参与人员“两张皮”,都是很容易被发现的拙劣造假手段,说明第三方寻找很明显的侥幸心理,认为执法部门对碳核查工作开展时间尚短,还不熟悉,造假行为很难被发现。

三是长远影响恶劣。众所周知,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才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数据生成层面和数据复核层面就出现数据造假问题,极度严重影响碳排放交易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不能及时遏制,将会形成破窗效益,甚至可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公开四个典型案例意义重大。震慑了相关第三方。新制度的实施不存在空白地带、监管盲区,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只有引以为戒,切实守规矩、强自律才能长远发展,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警醒了排放单位。要把功夫花在实实在在的减污降碳上,走歪路子、花歪心思得不偿失,最终影响的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醒了监管部门。碳核查虽然刚刚开始,但已有目无法纪之人、胆大妄为之事,需要快速行动起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拿出最严厉的手段、最严格的监管,在问题发展初期阶段就全力遏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我们要深刻汲取典型案例教训,坚决捍卫碳排放数据生命线,决不能让数据弄虚作假搅坏了碳交易的大局。

要让违法违规第三方公司付出“名利”双重损失。要按照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行为,让造假的第三方公司依法承担经济责任。监管部门要将造假的第三方公司列入黑名单限制准入,充分发挥出典型案例的震慑作用,达到警醒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同时,要加快顶层宏观制度设计,精准聚焦关键环节、核心要素,制定覆盖全过程的碳排放数据核查技术指南和工作程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探索出台碳数据公示制度。加快制定碳排放数据核查机构行业准入,明确违规行为和惩戒措施。着力提升基层监管部门工作能力,加强基础理论培训的同时,着重实操性和实效性,编制典型案例深度剖析教材,把可能或者可以弄虚作假的环节、细节一一生动展示出来,让更多基层监管人员把握住数据核查的要点。加快推动成立行业协会出台行业规范,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行业自律水平。立足碳排放交易行业特征加强宣传教育,丰富碳数据公众参与形式,推动更多公众、公益机构参与监督。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