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坚决扛起保护贺兰山生态的政治责任
2020-09-15 10:38:37来源:学习时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区委书记刘虹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因此,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打赢贺兰山生态保卫战是宁夏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之要。

提升“三个意识”,筑牢生态安全保护线。首先,提升全局意识。需把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局,完善并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围绕“东治沙、西护山、中理水”总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生态造林、湿地保护、河滩地生态建设、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及贺兰山保护区外围环境治理,构建“两屏两带,八廊多湖”的生态格局,全面提升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质量和成效。其次,提升法治意识。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用法律和制度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完善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扎实开展贺兰山保护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住保护区生态红线,对标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规划,无缝衔接,严格执行,不打折扣。加大“互联网+监管”,加快推进生态监管信息归集与社会信用平台对接,实行环境保护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破坏环境“黑名单”制度,让破坏环境的主体“一次违法、处处受限”。再次,提升责任意识。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重视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尺,紧盯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层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以钉钉子精神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把握“三种关系”,守好生态环境生命线。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坚定生态优先理念,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将贺兰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一方面,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需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谋划、主动作为,铁腕治理污染,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贺兰山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贺兰山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处理好强力治标和致力治本的关系。河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大气污染,表象在天上,症结在地上。贺兰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决定了其治理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既要强力治标,全面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要致力治本,找准贺兰山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做好精准施策、制度建设、源头管控。

做好“三篇文章”,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一是做好生态领域改革文章。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引领、分类施策和落地见效的原则,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深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水权交易改革,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尺,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优化生态环境服务,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互联网、云技术等科技支撑,全面提升发展保障能力。二是做好产业调整优化文章。切实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互联网+葡萄”产业,建设集生产、供应、销售于一体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交易平台,加强葡萄种植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控和生产过程的全链条数字监管,通过可视化、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全方位采集葡萄酒生命周期大数据,建立红酒溯源信息体系,集中培育优质品牌,推进产业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打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三是做好文旅深度融合文章。一以贯之落实好“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发展思路,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融合力度,深入挖掘贺兰山历史文化,深度推进区域旅游文化合作,按照资源特色和区位关系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将旅游景区、葡萄酒庄、民宿酒店有机串联,形成从葡萄园—酒庄—旅游景点的全程化旅游参观、品鉴体验、购物的一站式旅游新体验,促使旅游行为由观光型向体验型、度假型转化,盘活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资源。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