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变化太大了,去年过来查看的时候都还是黄土,今年就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了。”“种下的树苗存活率还可以,今年还需要再做一次追肥,让树木长得更好一点。”
植树节当天,江西省全南县人民法院联合县检察院、县林业局在中寨乡某山场开展生态修复“回头看”活动,实地勘验损毁生态公益林公益诉讼案件过火林地的生态修复情况,看到补植成活的树木,大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22年3月,赣州某林业公司员工炼山时,因山中风力陡然变大,风向也突然改变,原本炼山的小火演化为大火,蔓延至防火线外,导致省级生态公益林烧成了“黑山头”。
“这可是老百姓的‘绿色家底’,必须承担责任!”县检察院遂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县法院立案受理后,在未减免诉讼请求的情况下,联合县林业局积极组织双方调解并达成协议:赣州某林业公司承担475亩受损公益林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并公开赔礼道歉,如未在规定时间复绿,则承担47万余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2024年3月至4月,赣州某林业公司对475亩受损的生态公益林全部完成补种,种植湿地松、木荷、枫香等树种共计58000余棵,并完成第一次全砍草作业和追肥。次月,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林业局等单位人员对造林更新作业设计的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受损林地已得到恢复,法院生效裁判得到有效执行。
“前期树都种下了,今年是第二个管护周期,生长态势如何?”法官们仍惦记着这片山林。为确保生态修复效果,县法院会同县检察院、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深入山场一线,采用无人机航拍、样地抽样检测等方式,对补种苗木的成活率、林地植被覆盖率及水土保持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估。
通过实地核查、现场评估,确认受损林地补植复绿工作基本完成,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县林业局技术人员表示:“修复后林地的生态屏障功能在稳步恢复,但生态修复非一日之功,小树苗长成森林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法院不仅要判案,更要让判决“落地生根”,在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中,全南法院充分运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推动惩罚犯罪与生态修复有效衔接,走实生态修复“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https://www.jxzfw.gov.cn/2025/0318/2025031863092.html
编辑:陈莫楠 审编:益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