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八年以来,三地乘着协同发展的东风,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统筹山、水、林、田、土的协同治理。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美好画面正在津沽大地徐徐展开。
协同发展 生态环保先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京津冀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持之以恒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建设”的工作要求。
近年来,三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的领导下,与京冀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密切联系,签订实施《生态环保合作专项协议》《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2018年以来,连续4年印发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年度重点工作举措,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立法、规划、标准、执法“四个协同”。
近年来,三地不断推动立法协同,加强生态环保法规建设,保持一年一部的节奏,先后制订、修订《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同时,强化规划协同。在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时,设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章,明确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的重点任务、重大举措。京津冀强化标准协同,三地在标准上紧密衔接,特别是水和大气的标准与北京看齐。此外,三地强化执法协同,建立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从定期会商、联动执法、联合检查、联合督查和信息共享等方面,推进联合执法。
同呼吸、共命运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和周边四省市,坚持“同呼吸、共命运”,打破地域限制,采用集团式作战方式,统筹推进区域结构调整、污染减排,不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
特别是2017年以来,连续五年联合制定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协同开展攻坚行动,建立了未来三天环境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报和七天污染潜势预测平台,每天交换预报信息、每月交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建立了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机制,在遇重污染天气时统一启动应急、同步发布预警、联合采取减排措施,共同应对区域污染,实现重污染过程“削峰降速”,实现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前所未有的改善。
就天津而言,去年空气质量改善再创历史新好,实现“三个首次”:一是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30后”,比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降低了59%;二是优良天数比率72.3%、首次超过“七成”,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145天增加到2021年的264天;三是重污染天数7天、首次降到“个位数”,比2013年的49天减少了42天。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个秋冬季期间,天津的重污染天数仅有4天,是京津冀“2+26”城市中最少的。
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方面,三地协调共保饮用水安全,连续签订实施两轮《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有力促进了引滦入津上游地区污染治理,推动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问题,引滦入津水质实现持续改善,黎河桥、沙河桥两个入津断面,水质从Ⅳ类上升到Ⅱ类,于桥水库水质也从Ⅳ类上升到Ⅲ类。同时,加强重点河流协同治理。围绕12条入海河流,实施“一河一策”,开展“查-测-溯-治-罚”专项行动,加强与上游地区的联合监测、信息沟通、联防联控,推动跨界河流入境水质改善,确保了12条河流入海断面水质不断提升,从以往的全部为劣,到2020年全部消劣,去年又再进一步,达到了总体Ⅳ类。此外,强化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三地共同签订《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连续5年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提升了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协同指挥、联合行动、应急处置的能力。
厚植生态底色 打造京津绿肺
近年来,天津厚植生态底色,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包括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可以说,天津市近三分之一的国土空间作为生态空间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针对七里海、北大港、团泊湖、大黄堡湿地保护,天津市出台了“1+4”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规划,持续开展875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升级改造,全面恢复湿地功能,努力保护好城市发展的“绿色基因”。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好转,4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均为优良,鸟类种类增至452种,较2014年记录种类增加36种,每年有百万只候鸟前来栖息,其中东方白鹳最多5000多只飞临天津,占到全球总数的一半。湿地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等方面作用更加明显,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津绿肺”。
天津按照“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理念,进行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目前,已经高标准实现近期规划目标。八大重点生态片区80%以上面积完成生态修复,“天”字形生态骨架基本形成,建成“林田水草、河湖湿地”为一体的规模性生态区域20多处近300平方公里,三分林、三分水、三分田、一分草的布局初步构建。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5.1%。“双城屏障、津沽绿谷”的特色风貌得到良好呈现。
针对153公里海岸线,天津出台《“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通过对岸线进行清淤、恢复植被等措施,恢复自然滩涂面貌,改善动物栖息环境,打造“生态海湾”。
绿水青山,绿色是发展的底色。蓟州区、西青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蓟州区、西青区王稳庄镇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