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溧阳市着力在“两新”组织中办好党性课堂、移动课堂、实践课堂,积极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夯实思想根基,培育干事创业“生力军”。推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强大动力。
一是建立“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学党史。通过精心策划,在建筑企业试点成立工地专属网格流动党支部,通过交叉任职、选派专职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红色工地”。龙海建设集团、正方圆建设集团等项目工地,成了当地党员和流动党员学习党史的专属网格“红色加油站”。一堂堂生动的党史学习课在工地项目部会议室内开讲,大家共同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二是盘活“线上+线下”阵地资源学党史。各镇(区、街道)结合实际,积极行动,创新学习载体和活动方式,用好线上阵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每天利用公众号发布党史学习内容,开设“百篇党史·雏鹰诵”专题栏目,诵读溧阳党史微故事,让流动党员在异地也能感受家乡浓浓的党史学习氛围。江苏正昌集团党委为各支部流动党员寄出党史学习书籍和在外工作党员“家书”的“红色快递”,并通过视频连线在线辅导和督查党史学习情况,还利用流动党员定期回公司培训机会集中深入学党史,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为政治信仰定力、为民服务动力、推动工作能力。
三是打通“业务+党建”运行模式学党史。紧抓社会组织年检年报和等级评估契机,集中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活动,邀请常州市委党校专职副教育长、南京大学博士李兴勇为大家带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的专题党课。同时,要求社会组织传承红色基因学党史,加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作用,创新党建活动落地方式,扶持社会组织党建品牌,推动“互联网+党建”、“模块化平台+党建”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工作多元化、融合式、集约化开展。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