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组织
致敬铁道兵!30万人用血肉之躯筑英雄铁路
2021-05-07 10:07:50来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一声令下,30万大军云集川滇,一条铁路,创造了20世纪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不畏艰难,勇敢的铁道兵把忠诚和豪迈镌刻在了祖国的崇山峻岭。敢于挑战,他们在被视为筑路禁区的地方,竖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之《难忘铁道兵——决战成昆线》为大家讲述了成昆铁路的决策内幕。

伟大构想始于1952年

修建成昆铁路的构想始于1952年。当时,根据中央政府建设西南铁路网的战略构想,西南铁路设计分局派出了一支小分队从宜宾出发,沿着金沙江而上,开始了选线踏勘成昆铁路的艰难征途。

点击进入下一页

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

路线计划遭苏联专家针锋相对

1953年3月,勘测人员很快提出了三条方案——东线方案是从内江站起,经自贡、宜宾、水富、盐津、彝良、昭通、威宁、宣威、曲靖到昆明,全长889公里;中线方案则是从内江站起,经宜宾、屏山、绥江、巧家、东川、嵩明到昆明,全长780公里;而西线方案是从成都起,经眉山、乐山、峨边、甘洛、喜德、西昌、德昌、会理、广通到昆明,全长1096公里。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三线方案

在这三条线路中,中国专家王昌邦等人认为,东线和中线的长度较短,地势相对平缓,地质构造也比较简单,而西线的自然条件极其复杂,但由于沿线70%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一旦修通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主张采用西线方案。然而,这个想法一提出,就立刻遭到苏联专家的反对。

点击进入下一页

意外发现使这场争论画上句号

1954年6月,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川滇交界处进行暑期找矿实习时探明:攀枝花附近地层内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煤炭资源以及钼、镍、铂等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周边地区还有几十亿吨的远景储量。在铁矿资源缺少、矿产质量普遍不高的中国,这一发现的震撼可想而知。

点击进入下一页

周总理认为,苏联专家提出的中线规划所经过的地区辐射人口少,没有多少重要经济据点,且地下矿藏资源也不丰富。成昆铁路将来作为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必须考虑它的综合效应。最终,中央政府采取了中国专家据理力争的西线方案。

点击进入下一页

铁道兵开赴成昆铁路工地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