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组织
外媒:“中国天眼”为人类探索认知宇宙作出贡献
2021-04-06 09:56:05来源:人民日报

“为人类探索认知宇宙作出贡献”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近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中国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外国媒体对此予以广泛关注,认为此举展现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天眼”对于促进人类探索认知宇宙将发挥更大效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报道中介绍,自2020年初验收启动以来,“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接受采访的多位俄罗斯科学家对“中国天眼”很感兴趣。俄远东联邦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安东·科切尔金表示,“中国天眼”无疑将激发更多外国天体物理学家的兴趣,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工具。相信在它的帮助下,人类将获得许多重要发现。中国同行对外分配观测时间的提议,对全球科学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俄罗斯列格努姆通讯社报道称,“中国天眼”综合性能全球领先,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的边界,可以探测脉冲星,扩展观测样本数量。“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体现出中国坚持合作的理念,表明了中国与各国共建美好未来的想法。报道说,中国正迎来射电天文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通过重大的科学发现,“为人类探索认知宇宙作出贡献”。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向世界开放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令人瞩目。日本国立天文台教授小林秀行称,天文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望远镜等设备往往规模庞大,中国扩大研究设施的开放,有利于推动国际研究和交流。建造“中国天眼”等世界顶尖研究设施,证明了中国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

“南非人”网站用速览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天眼”相关信息。文章说,“中国天眼”的探测范围是天文观测的一大进步,这意味着科学家将能发现更多未知的宇宙现象。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的报道指出,“中国天眼”向国际天文学家开放,向世界分享研究设施和稳定可靠的服务,促进了国际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