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自3月12日起实施“阳光1+1牵手计划”,推动社会组织与革命老区村结对,以“一家帮一村”“一家帮多村”等方式进行帮扶。“牵手”成功后,社会组织将根据自身能力和特点,发挥在产业、资本、市场、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结合革命老区村的资源禀赋和合作意愿,以务实举措帮助老区村脱贫。截至目前,有97家社会组织和103个老区村成功牵手,项目进展顺利。
发展红色旅游。
多家社会组织与老区村对接后,深入村庄了解情况,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泉州市微公益协会主动与市文旅局等有关部门沟通,盘活德化县上涌镇民俗文化资源,使红色文化资源与民俗文化资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助力老区村脱贫攻坚与振兴发展。
开展教育帮扶。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难的问题,安溪县国防教育培训中心到剑斗镇云溪村深入走访,现场制订帮扶方案,并在该村举办夏令营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免费参加。
突出产业扶贫。
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投入50万元扶持5个老区村共建项目,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依托本地特色产品或特色产业牵头组建合作社,上联市场、下接农户,按市场要求指导会员发展生产,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有效带动了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开展公益帮扶。
社会组织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开展一系列公益帮扶志愿者行动。泉南经济技术开发协会到南安市东田镇湖山村、汤井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为1220户老区村村民免费义诊、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法律咨询;永春坑仔口镇志愿者协会每月10日,组织理发师到村部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开展义务剪发活动。
注重就业帮扶。
组织社会组织以产业搭台,设立扶贫岗位,让贫困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惠安县校园服饰装备行业协会赠送东岭镇彭城村彭城小学校服200套,在村里设立生产车间,提供电动缝纫针车15台和缝纫线边车5台,帮助解决村里妇女就业问题。
基础设施帮扶。
帮助老区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难题。惠安县青年商会投入3万元为辋川镇峰南村实施提升亮化工程。
开展社工服务。
洛江区两家社工机构与两个老区村成功牵手,深入马甲镇永安村、洋坑村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