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金会
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汇聚公益力量 播撒志愿种子
2020-08-28 10:19:19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开栏话

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8月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公布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我省10个单位和个人入选。山西日报即日起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旨在树立榜样、传承精神,不断激发全社会参与学雷锋活动热情,集聚道德建设正能量,推动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风尚,凝聚起推进“四为四高两同步”的磅礴力量。

一座座崭新的校舍,一双双温暖的援手,一笔笔爱心善款,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992年成立以来,汇聚公益力量,把希望播撒在三晋大地上,28载春秋写下温暖而美丽的故事。

爱心助学托起希望

出生在榆社县北寨乡上城南村的赵玉婷,祖辈世代务农,全家人深知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为了方便她和妹妹上学,父母带着她们在榆社县租房居住,身患心梗和癌症的爷爷在老家照顾有残疾的奶奶,母亲是家庭主妇,生活的重担落在了父亲一人身上。赵玉婷说,全家除了村里种的几亩玉米地有万余元收入外,余下的就是靠父亲在农闲时打零工维持生计。

2017年,当赵玉婷收到山西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的通知书时,入学的学费成了全家人头疼的事。“在知道能在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申请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助学金后,我递交了申请,拿到了5000元的助学金。”赵玉婷说。不仅如此,进入大学后,她享受到很多针对贫困生的补助,连续两年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我很感激,所以也想尽自己所能做些帮助他人的事儿。”赵玉婷说。来到大学,她立即加入了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曙光队。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是去太原市盲童学校给学生们辅导功课,去山西省图书馆整理图书。除了在学校里参加志愿活动,寒暑假回到榆社老家,赵玉婷也会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在一次次的志愿活动中,她学会了感恩,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再去帮助别人,这种双向的帮助是良性的循环。“毕业后,我会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现在我仍会把志愿服务继续做下去。”赵玉婷说。

与赵玉婷一样将这份温暖回馈给社会的受捐助大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传递爱心。自山西希望工程启动实施以来,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累计筹资2.88亿余元,资助家庭贫困大中小学生11.6万余人;立项援建希望小学542所,援建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快乐体育园地、快乐美术教室、希望图书室、希望厨房等261个;救助身患白血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先心病等重大疾病的青少年1272人。

公益事业彰显担当

28年的不断坚持与创新,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爱心事业与时俱进。2019年起,基金会创新开展“臻心计划”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2所,培训希望小学(乡村小学)心理辅导员180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共募集疫情防控款457805笔,有力支援了湖北及我省的疫情防控工作。

6月9日,“臻心计划”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在吕梁石楼一中揭牌并投入运行。

“项目将通过青基会与相关专业机构(公益组织)合作,以‘援建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专业机构远程指导、培训+本校教师辅助+个别差异关注’的模式,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华表示,他们参照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援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环境温馨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初衷是促使其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帮助青少年放松身心、调适情绪、排解心理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它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重要阵地。另外还将指导建立本校教师与专业机构(团队)的沟通机制,重点关注并记录已经产生或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应对措施,帮助有心理辅导需求的青少年群体缓解心理危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今年疫情期间,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筹得款项1618.52万余元,向湖北及我省医院拨付1410.74万余元,接收并拨付物资价值1780万元(含1580万元网课);向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拨付794.51万余元,为我省援鄂医疗队拨付51.52万余元,向全省25所福利机构拨付43.9万元,向省社会捐助和慈善事务管理中心汇缴51.47万余元;向我省疫情防控一线拨付810套防护服、500件手术服,59940个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医用帽子等,175个护目镜、防护面罩,6000余瓶酒精、消毒水及2000余箱蛋白粉、太谷饼、汤圆等食品;募集60.24万余元专项资金,用于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子女、因疫致困青少年及感染疫病青少年。

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

“我们通过向社会倡导,发现有很多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想法,让我们很欣慰,这是激励我们一直前进的动力。”志愿者史晓伟说。史晓伟是阳泉市郊区方华教育培训中心校长,12年前,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他步入了大学校园。工作后,他一直坚持做公益,去年开始,他通过希望工程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阳泉二中教师侯炎希亦是如此,她已经连续5年通过希望工程捐款。

28年来,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注重搭建志愿者参与平台,创建希望工程志愿服务,发挥志愿者力量,创新社会管理。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张华表示,多年来,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创新工作方式,吸引捐赠人、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参与到山西希望工程的捐赠活动、项目设计、公益理念的宣介、善款的劝募之中。先后设计推出了适合成年人的“志愿服务证书”和适合未成年人注册登记的“志愿家庭户口簿”。通过以家庭为单位注册志愿者,以“大手拉小手”的模式,培养良好的家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引导,希望工程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成为一种常态。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