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金会
万科公益基金会携手各方 COP27上展示中国减碳“群像”
2022-11-21 11:25:47来源:界面新闻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C Team和万科公益基金会携手数十家国内的公益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共赴沙姆沙伊赫,在蓝区“中国角”先后举办“企业日”、“社区日”等各类主题边会,并在绿区设置中国企业主题展厅,在COP27这一国际瞩目的舞台上,向世界集中展示了中国民间力量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践行绿色发展,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群像”。

“这次参加大会,各项活动日程排的非常紧密,我们的时间往往都是按照分钟来计算的,”在近日举办的一场线上媒体发布会中,王石如是说。讲话同时,他的话筒里隐约可以听见会场上热烈的发言和讨论声。

图片说明:王石(左4)和部分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在会场共同呼吁中外企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万科公益基金会供图)

例如,在“社区日”活动中,万科公益基金会主办了“社区废弃物管理助力实现碳目标”与“多方参与共建近零碳社区”两场边会。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试点社区——大梅沙社区案例的相关建设成果,在边会上浓墨重彩地进行了发布,规划指导大梅沙社区建设的政府部门、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社区碳排放的技术企业、倡导传播绿色环保意识的公益组织接连亮相,引来了中外各界的关注与热议。

不仅如此,在16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下设机构“马拉喀什气候领袖工作组”的主题为“建设具有韧性的岸线基础设施”边会中,作为会议协办方的C Team和万科公益基金会,邀请深圳市盐田区副区长苏峰,以深圳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主旨进行了视频发言,再度让深圳市的绿色发展成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案例。

图片说明:深圳市盐田区副区长苏峰在16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下设机构“马拉喀什气候领袖工作组”的主题为“建设具有韧性的岸线基础设施” 边会中,以深圳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主旨进行视频发言。(万科公益基金会供图)

“过去4年来,万科公益基金会的环保行动影响了27000个社区,让6亿人次接触到了垃圾减量和分类以及零废弃的理念。在330个试点社区,基金会直接推动了近30万人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垃圾分类行动。同时,基金会还资助了245个相关的公益组织,共有5300名社区先锋加入到了推动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之中,”万科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谢晓慧在边会发言中介绍。

此外,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征集编制的《2022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也在中国角“企业日”活动中主题为“云集企业力量,共创零碳未来”的边会上发布。来自中国的科技、房地产、制造业、航空和农业等多个行业的企业也在会上分享了各自在低碳环保领域成功的商业实践经验。

图片说明:参加本次气候变化大会的部分嘉宾在活动后合影,共同呼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万科公益基金会供图)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企业连结着消费者,在推进低碳环保转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集》共收录27个企业创新减排的项目,涵盖了八个行业和领域。其中,中国核能惠及数千户家庭的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在库布其沙漠深耕多年的亿利集团利用光伏减排、生态增汇的“点沙成金”项目,宁德时代子公司四川时代的零碳工厂,山东魏桥的云南文山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深圳的宝科技的“绿行的宝”汽车碳减排量认定及碳普惠服务,以及四川绿豆芽的“碳小屋”垃圾分类回收减排服务等一批企业案例,成为中国千万企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代表和缩影。

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说,案例集汇集了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的前沿转型经验,其中不乏能够解决行业转型痛点的创意和方案,为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可推广性。

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协助下,由七位家政大姐创立的“靓阿姨”社区经济环保小组的环保皂液和手工皂,来到了沙姆沙伊赫的本届大会上进行展示;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还与农民种子网络、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和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在中国角举办边会讨论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的威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我个人很明显的感受是,从2009年COP15到2022年的COP27,中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大家对中国的关注可以说前所未有。”王石说,“在今年的会场这里我感到,面对全球共同关注的气候变暖的问题,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的作用在这里非常大。”

集聚社会各方力量,携手推进低碳环保。沙姆沙伊赫的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民间力量携手登场,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塑造了中国社会各界共同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集体群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积极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决心。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422843.html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