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设立一周年之际,近日,国际公益项目“巴米扬守护人”正式启动。
该项目聚焦阿富汗巴米扬遗址的文保人员及遗产区内的原住民,由中阿专业团队协作,通过“以工代赈”“以学代赈”等务实落地举措,提升巴米扬遗址的青年文保人员工作素养,培养一批当地的青年学者;同时,促进原住民文保意识及能力的提升,为在巴米扬当地持续性开展和改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利环境和坚实基础。
巴米扬守护人项目“馕课”文化遗产保护课堂在巴米扬开展
当地儿童在“馕课”后领取馕饼
项目首期在2022年内开展,在国际专家的参与下,聘请当地学者在周末时间以“馕课”“田野网络课堂”等形式,培训青年文保工作者,传授当地儿童及原住民文保知识,以补充当地遗产教育的不足,并开展部分生活急需物资援助工作。
“巴米扬守护人”项目工作团队汇聚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喀布尔大学、巴米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一批在海外高校留学的青年文保志愿者。
团队负责人徐杏介绍,项目开展和实施将坚持中阿协作机制,平等对话合作,通过保护文物与关怀育人双线并进模式,持续助力巴米扬文保工作解难题、见实效。
中国与阿富汗作为内陆接壤的邻国,自古以来有友好互通的传统。2021年5月,国家文物局与阿富汗信息与文化部签署《关于协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双方将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围绕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世界遗产、博物馆展览交流、防止文物非法贩运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