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视点
海南周刊 | “小白”也能当画家!公益油画研习班开启“油画之路”
2022-11-28 16:42:04来源:北青网

《玉刘村的清晨》 孙司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笔墨绘出星辰大海,色彩点缀高山草甸。日前,一场以“油画之路”为名的海南风景写生油画展在省图书馆展出。上百幅精美的油画作品并非出自名家,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爱好者,他们中有00后的在校生、在职的企业员工、退休的大学老师……一两年前,还是油画“门外汉”的他们,是如何走上“油画之路”的?

2020年,由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马杰主讲的“油画之路——油画写生(风景)与绘画基础研习班”在省图书馆开班,不收学费、定期开课,让当代艺术的魅力感染了许多普通人,同时让许多零基础人员走上油画之路。

《火山口民居》 刘治永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设规矩 培养“业余画家”

作为一名高校教授,马杰有着30多年的美术从教经验,一开始,他并无在工作任务之外开设教学班的想法。平时,他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组织艺术海南公益讲坛、公益画展,向广大群众传播艺术的魅力。

马杰对于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于艺术公益活动的热衷影响了身边的许多朋友,很多人向他请教油画技艺,他就让大家跟着他一起画。后来,马杰教油画的事,在朋友圈里越传越广,找他的人也越来越多,马杰想既然这么多人喜欢油画,倒不如就开个免费的油画班。

2020年12月,在省图书馆的支持下,马杰的“油画之路”研习班开始招生,免费教学吸引了不少报名的人。在首期的班级中有18名学员,平均年龄34岁,来自社会各界、各行各业,有公务员、大学生、教师、企业职员等,他们中有很多人从来没有接触过油画。

《树木丛生的雷琼火山群地质公园1》 徐百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研习班开了两年,在招生上没有专业、学历的限制,只要学员对油画有兴趣且有毅力,马杰就不吝教诲。如今,马杰教过的研习班学生已近70人,全部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培养一群“业余画家”?在马杰看来,“业余画家”的“艺术行为”为艺术实验和探索提供了“真实世界”。他们身上有着对艺术来说极其宝贵的气质——对生活是热爱,对艺术是真爱。

在马杰的课堂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设规矩”。他不教学员技巧,也不批改作业,甚至很少示范,很少对学员笔下的细节指指点点。“我只是指导学员掌握油画的基本技能和规范,只讲油画的方法和原则,把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交给学员。”马杰说。

学员李星良说,他和这个免费油画班的同学都是“业余画家”,从审美的角度看,笔触虽然“笨拙”,却也揭示了人类最原始的艺术语言。这样的艺术实践也许可以给当前的艺术教育一些借鉴。

《海边印象》 朱秋月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让当代艺术走向大众

在画展上,马杰带着海南日报记者细细赏析每一幅学员的作品,他对每个人的创作风格、性格特点、画作亮点都了如指掌。看着越来越多人走近油画艺术、大胆创作,马杰心生欣慰。

当初,马杰把这个班级命名为“油画之路”,就是想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油画、了解艺术。他说:“当代艺术其实并不是一种贵族艺术,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公众化,为公众服务。”

一直以来,说起艺术,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小众的领域。纵观历史,艺术确实曾经比较小众。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艺术曾长期服务于宗教目的,在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曾是贵族、富商的专属,在中国古代,艺术也是皇亲贵族和文人雅士的私藏。

而如今,艺术是人民的文化资产,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绘画室,去参与、体会艺术的魅力。

“当代艺术的追求其实很‘低’,只是我们把它看得很‘高’。”马杰解释道,“低”是指当代艺术的群众路线“接地气”,“高”则是群众把它看得虚高,认为自己够不着。“我想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在一低一高中架起桥梁。油画研习班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把大学的艺术教育扩展到社会,把油画艺术推向社会大众,打造海南公益性文化活动模式的新路径。”马杰说。

在马杰创办油画研习班的过程中,省图书馆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一直以“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为宗旨,组织艺术公益课堂、举办公益画展,让艺术走进大众,让艺术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延伸。

《静》 黎春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绘画的过程让作品有灵魂

在参观油画展时,许多观众都能感受到油画研习班学员的作品有很强的在场感。

“当人在景中创作,作品就有了在场感,也就有了灵魂。”比起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马杰更重视绘画的过程。在他的课堂上,总是组织学员在风景写生中练笔法、练眼力,让学员读懂油画中创作与实践的关系。

马杰解释,绘画实际上是创作者心理体验的过程,他眼前的东西所形成的实际上是个符号,通过他心理体验的编码之后,再呈现为画布上的物理对象。“就像我们看齐白石的画一样,他画的笔墨实际上是他心理过程通过编码程序展现出来的画面,我们在欣赏它的过程中,再进行二次解码,然后才能感受到被它吸引的过程,从而理解艺术的魅力。”

跟着马杰学习了两年,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翟锐已经画了200多幅作品。他说:“比起绘画的结果,绘画的过程是一件更有趣的事。在马老师的引导下,我学会了发掘所见事物的形式美感,并以自己的认识将感知与思考通过画笔记录到画布上,这个过程的滋养和熏陶让我对油画、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谈及未来,马杰说他将把油画研习班办下去,同时也会邀请更多高校教师等专家参与进来,扩大研习班的师资力量,架设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通道,让艺术家、艺术活动、艺术作品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相趋近、相认同、相融合。(刘晓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