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快报
共融共享,携手同行——“两站一中心”助力成都高新特教新发展
2025-05-14 09:14:07来源:宿迁网

在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成都高新青葵学校(以下简称青葵学校)开展“共融共享,携手同行——筑梦高新特教新篇章”主题活动,旨在呼吁社会对残疾人士和特殊儿童(少年)的关注,搭建与社会各界共融共享的桥梁。

(海报图)

成都高新区社会工作部、教育体育局、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相关领导,卫生健康局、中和街道、朝阳社区相关代表出席活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新妇女儿童医院代表,4所普通学校(幼儿园)的学生代表、志愿者,以及高新慈善会、四川路桥、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等爱心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合影)

青葵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卢悦致辞,她表示一个包容、开放、文明的社会,必然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平等、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让每一个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尊严与关爱。让我们继续共同关注特殊儿童学习和生活,“共融共享、携手同行”,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他们的生命绽放自己的光彩。

(卢悦致辞图片)

优势特教资源汇集

建设“两站一中心”

活动现场,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工作站、成都大学博士工作站、成都高新区特殊学生艺体中心正式揭牌。

-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工作站-

青葵学校性教育普及基地工作站是四川省首个在特教学校设立的性教育普及基地工作站。特殊青少年由于身心状况特殊,在性教育方面面临更多困难与挑战,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在成都高新青葵学校设立特殊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工作站,旨在为特殊青少年群体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性教育资源和服务。

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是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四川省社科联批准,为成都大学授牌成立的四川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基地长期致力于推广普及青少年性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福特基金会、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等均有项目合作,并长期与教育、妇联、计生、疾控、监狱等系统联合开展工作。

未来,工作站将与青葵学校的教师团队紧密合作,依据特殊青少年群体身心发展特点,开发相应的性教育课程及资源,通过团体授课、小组互动、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帮助特殊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同时,工作站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性教育讲座与培训,提升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性教育意识与能力,共同为特殊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近期,该工作站团队成员与青葵教师合编的《培智学校性教育教师用书》一书即将出版。

(性教育工作站揭牌照片)

-成都大学博士工作站-

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高新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在成都高新青葵学校设立博士工作站。工作站汇集了十多位在教育学、特殊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学科领域造诣深厚的博士人才,为青葵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撑。

近期工作站指导学校并参与申报各级课题3个;与青葵学校共建孤独症专栏《星海观澜》,为家长、老师和其他专业人员提供孤独症领域最新研究和实践前沿热点资讯;每两周一次进校指导,深度参与教研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评审高新区融合教育成果等。

未来,博士工作站将聚焦学校发展规划、课题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成果凝练等方面,以深度参与教研、课题引领研究为主要工作形式,实现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博士工作站-揭牌照片)

-成都高新区特殊学生艺体中心-

成都高新区特殊学生艺体中心依托成都高新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立,聚焦特殊学生群体在艺体领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艺术疗愈心灵,体育赋能成长”为核心理念,旨在为区域特殊学生提供专业的艺体教育与训练、多元的活动参与以及广阔的成果展示平台。

目前,中心已启动第一批三类课程,成立了高新区特殊学生星河乐团、星速轮滑和行星车队。已有32名来自区内各校的特殊学生参与其中。4月23日,由青葵学校和高新区随班就读特殊学生共同组成的星速轮滑队在“2025年成都市体育复健进校园特奥轮滑邀请赛”中斩获佳绩。

(获奖图片)

未来,中心将继续拓展如戏剧表演、传统工艺、游泳、旱地冰壶等艺体课程,通过举办艺术活动展演、承办特奥赛事等途径,搭建各级交流与展示平台,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更多人看到特殊学生的优势与闪光点,营造全社会关注特殊学生成长、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艺体中心揭牌照片)

共融共享

友好互动

来自中和职业中学、成都蒙彼利埃小学、石室天府附属小学、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4所普校的学生与青葵学子一起欣赏精彩节目,一起体验趣味活动,一起近距离互动,歌声、掌声、欢笑声一阵又一阵流淌在整个校园。

(节目表演及活动照片)

普特校学生在交流中实现了双向成长。普校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特殊同龄群体,切身感受到个体差异,增强了换位思考能力与包容意识;特校学生则在平等参与中充分展现自我价值,收获了认同与自信,进一步激发了主动融入社会的积极性。

(孩子互动、活动照片)

http://china.pubcn.cn/index.php?m=admin&c=index&pc_hash=NFB4ET

编辑:张念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