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勇和住的远的学生同吃同住
1977年,谢志勇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湖南省永州江永县大畔村。原本有机会做村干部的他,却选择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从此与粉笔和教鞭为伴,与孩子们朝夕相处。而大畔村小学的老师,只有谢志勇一人。
“村小学往往是全科教学,一个老师要教多门功课。”谢志勇深感自己的高中学历用起来有些捉襟见
肘,于是动了报考师范专业学校的心思。1981年,他顺利考上了道县师范学校。两年后,顺利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谢志勇原本可以分配到更好的地方、更好的学校任教,但他再次放弃了这个机会,毅然回到了大畔村小学。
“山区学校教师很紧缺,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大畔村地处瑶山深处。因为地理局限,瑶山人居住都比较分散,有的学生要走十多公里路上下学,而且山路崎岖险峻,遇到风霜雨雪的天气,孩子们上下学就愈发艰难。
刚回到大畔村小学那几年,谢志勇为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操碎了心。他把住得远的孩子安排在自己家里住宿,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还要给寄宿的孩子做饭、烧水、洗衣服。
在几十年村小教师生涯中,他把一个又一个学生送出瑶山,又把一个又一个适龄儿童领进大畔村村小,务求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在他的努力下,大畔村村小每学期的入学巩固率都是100%。
2007年6月24日,正在讲课的谢志勇,突然倒在了讲台前。这一年,正是他从教的第30个年头。经专家确诊,谢志勇患上了格林—巴利综合征。
医生告诉谢志勇,格林—巴利综合征没有特效药,治好了也很可能余生都有残疾。刚刚从医院回到家里,谢志勇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能靠家人照料,更谈不上回到教室给孩子们上课了。
“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孩子们还在等着我。”谢志勇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两年后,谢志勇做到了———他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虽然一瘸一拐,但是可以缓步慢行。
这时他才得知,由于他治病经年,镇上准备把大畔村的几个班合并到其他村小去,这就意味着自己的学生们将被迫多走几十里路去上学。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谢志勇马上向领导请求回校,继续给孩子们上课。当他艰难地走进教室,那一刻,孩子们都自发地鼓起掌来!
大畔村是个小山村,从谢志勇家到学校,常人步行只要五分钟,而拄着拐杖的谢志勇,来回都得熬上半个小时。
谢志勇一边教学,一边自行做康复训练,摔倒在楼梯边的次数他自己都数不清,可尽管如此,他的心里仍然快乐无比———他又能和心爱的孩子们在一起了。
如今,年过花甲的谢志勇,已经当上了祖父,妻儿和孙子都生活在县城。谢志勇独自一人坚守教学点,和他相处时间更长的,是村小里目前仅有的四名学生:两个上一年级,两个上学前班。
“因为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孩子会选择离开本村到镇中心小学读高年级,所以这两年村小生源越来越少了。”谢志勇说,虽然如此,他也会坚持到最后。只要还有一个学生,他就继续站在讲台上。(建辉)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