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专毕业后,玉香糯放弃留在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关累镇勐远村委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刻在心头,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民情,以敢闯敢干的劲头破解难题,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热血担当。
走村入户的“活档案”用脚步织密民生保障网
自2019年担任民政协理员以来,玉香糯的工作日记上密密麻麻记满了68户困难家庭的详细信息。她常常背着帆布包穿梭在勐远村委会的山路上,5年来,累计走访群众上百次。在众多走访对象中,特困供养人员盘金明的情况尤为特殊。由于盘金明没有通信工具,每次入户走访,玉香糯都要满寨子寻找,有时为了核对最新的生活需求,她要在村子里来来回回跑好几趟,但玉香糯从不抱怨,在她看来,这些奔波都是值得的。如今,翻开她为盘金明建立的需求清单,每一项需求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村民都说:“香糯姑娘比GPS还准,哪家有困难她都能解决!”这是村民们对玉香糯最朴实的评价。正是凭借着这份对工作的执着和对村民的深情,玉香糯成为了勐远村委会的“活档案”。她用脚步织就了一张温暖的民生保障网,让每一户困难家庭都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寒夜村头的“暖心灯”以真情传递党的温度
每逢节假日,玉香糯的私家车就会化身“移动慰问站”,满载着米面粮油、御寒棉被等物资,驶向村里最需要关怀的角落。五年来,这台私家车的里程表增加了3万多公里,后备厢里的物资清单不断更新,从应急药品到助学文具,从过冬衣物到春耕农资,承载着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最细致的关怀。村民们说,只要看到那熟悉的车,天气再冷也不觉得冷,因为他们知道,玉香糯带来的不仅是物资,更是永不熄灭的温暖与希望。
田间地头的“政策通”以双语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兼任社保协办员后,玉香糯发现不少老人因听不懂汉语而错过了社保认证。她把政策条款翻译成傣语,带着图解册蹲在田埂上讲解。2024年,岩大爹的儿子在外打工,错过认证导致养老金停发。她得知后,马上上门提供帮助。如今,该村4520名村民的社保参保率连续两年达100%,她的手机号码成了24小时待机的“社保热线”。
童途路上的“香糯姐”用爱心点亮乡村未来之光
2024年9月,“希望港湾”项目落地的那天,玉香糯带着青年志愿者把村活动室改造成“梦想教室”儿童之家。从学习辅导到兴趣培养,从户外拓展到心理关怀,全方位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如今,她组建的志愿服务队已开展20场活动。在周末的儿童之家里,总能看到她带着孩子们做科学小实验,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不只是公式,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图景。
玉香糯的车后备箱永远备着三件宝:雨靴、急救包和政策手册。这个扎根边疆的90后党员,正像她名字里的“糯”一样,用柔软而坚韧的力量,把党的温暖揉进每寸乡土,在云岭深处书写着新时代的奉献答卷。
https://www.xuexi.cn/local/normalTemplate.html?itemId=7915646192693732373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