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上,来自云南保山腾冲市的皮影传承人刘永周,凭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腾冲皮影戏传承领域的卓越贡献,荣登榜单、获此殊荣。
刘正凡 摄
1944年12月,刘永周出生于腾冲固东的皮影世家。三四岁时,父亲挑着皮影箱穿梭乡间,他便紧跟其后。演出时,昏黄的油灯下,皮影翻飞腾挪,唱腔、锣鼓声穿透夜空,这份震撼深深烙印在他心底。
刘正凡 摄
12岁时,刘永周首次独立完成皮影雕刻,线条流畅,图案栩栩如生,令整个皮影班惊叹。此后,他系统钻研皮影制作的七大工序。为让皮影色泽鲜亮且经久不褪色,他反复试验植物染料配比;在表演上,他日夜练习吹拉弹唱,熟记数百部传统剧目台词。凭借天赋与执着,他成为刘家寨皮影新一代传人,正式踏上守护皮影艺术的征程。
2011年5月,腾冲皮影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刘永周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刘正凡 摄
为了让皮影戏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刘永周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他带领家人和徒弟,在传统皮影制作和表演基础上大胆探索。在剧目创作方面,开发出许多新剧目,还创新性地推出4D秀皮影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让古老的皮影艺术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刘永周的皮影馆,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皮影戏表演,还能亲手体验皮影制作,深入感受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人才培养上,刘永周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后人。在家庭的熏陶下,儿子、孙子也投身皮影事业,在传承中创新,让皮影艺术代代相传、不断进化。他还积极收徒授艺,大量发展学员、徒弟,希望能让皮影艺术发扬光大。在刘永周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爱上了腾冲皮影戏。
刘永周对皮影戏的坚守与创新,不仅是对本土文化的深情守护,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此次荣登“中国好人榜”,是对他多年来默默付出的高度认可。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人关注非遗、投身传承,让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https://www.xuexi.cn/local/normalTemplate.html?itemId=3814564707460472644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