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安徽阜阳:榜样力量温暖社区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2025-04-01 11:39:37来源:阜阳文明网

3月28日下午3点,颍州区“邻里同心每周有约”社区思政故事会在京九路街道申寨社区文化长廊举行。活动通过红色故事分享、先进典型事迹宣讲等形式,弘扬榜样力量,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

公交“微笑天使”的暖心服务经

阜阳公交五公司15路驾驶员江倩作为先进典型代表,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服务故事。这位曾荣获“阜阳市五一巾帼标兵”“阜阳市最美公交车驾驶员”等称号的公交人,用朴实的话语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观察细一点、起步稳一点、态度好一点、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当江倩说完这“八个一点”服务心得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工作中,江倩始终践行着这“八个一点”的服务理念。她佩戴耳麦,在公交系统报站后再次提醒乘客到站信息;车辆转弯时,她总会贴心提醒乘客抓好扶手;甚至在等待红绿灯的间隙,她也不忘向乘客宣传文明用语和早晚班发车时间。“干服务行业就是以真心换真心。”江倩的这句话道出了她十五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初心。

今年年初,江倩凭借职业敏锐度,及时发现并救助了一位走失老人。当时一位神情恍惚的老人登上15路公交车,说不清去向。江倩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联系公司并报警,最终帮助老人安全回家。这样的暖心故事,在江倩的工作中不胜枚举。

不仅自己身体力行,江倩还积极带动同事共同进步。她组织有经验的老驾驶员帮扶安全意识不强、服务有欠缺的同事,鼓励引导大家调整心态,学会换位思考。在她的带动下,线路安全服务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工作之余,江倩更是公益活动的积极践行者。她带头成立五公司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助力贫困儿童“圆梦微心愿”、礼让斑马线等公益活动。15年来,她用一个个暖心举动赢得了无数乘客的感谢和赞誉。

理发师夫妻的5000公里爱心路

活动现场,“90后”理发师夫妻水淼、钟稳稳分享的7年义剪故事,让在场居民深受感动。

这对在阜阳经开区经营“寒舍造型”理发店的年轻夫妻,自2017年起坚持每周二闭店一天,骑着电动车奔波于各乡镇街道,为行动不便、孤寡高龄老人免费理发。7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40多个村(社区),累计服务400余位老人,理发超1000次,骑行里程达5000余公里。2023年,他们加入“花姐邀您做公益”志愿服务组织,继续用手中的剪刀传递温暖。

“每周二,孩子总会问我们俩,你们今天又要去做公益吗?”腼腆的水淼在台上讲述着他们的公益初心。故事要从他们回临泉县张新镇老家的经历说起。一次返乡途中,夫妻俩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主动提出免费理发却遭到老人的怀疑。“那时候感觉到,做好事也挺难的,老人害怕我们收费,也害怕我们骗他。”正是这次经历,让他们萌生了系统开展义剪服务的想法。

从最初在社区偶遇需要帮助的老人,到现在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夫妻俩的义剪之路越走越宽。他们不仅带着理发工具走遍颍州区的各个角落,每次回老家也不忘为乡亲们义务理发。“今天来宣讲,是想尝试如何帮助更多人,也希望能和各社区交流经验。”钟稳稳说,“只要有义剪需要,随时可以联系我们。”

七年如一日的坚持,让这对年轻夫妻成为社区里的“明星义工”。活动现场,不少居民被他们的故事打动。“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青年担当。”申寨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传承红色精神激励社区群众

退役军人张绍伟曾服役12年、3次荣立三等功,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新时代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他在分享中回顾了难忘的军旅生涯。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中,他冲锋在前。“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快一点,再快一点,多救一个人。”退役后,他坚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获“颍州区学雷锋先进个人”“阜阳好人”“安徽省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脱下军装,军魂永在。”张绍伟还创办了阜阳市爱心拥军志愿者协会,经常慰问退伍老兵,与老兵们建立了深厚情谊。“不少老兵特别喜欢跟我说他们参军的故事,也让我很受启发。”活动现场,他动情讲述了与抗美援朝老兵孟昭起、吴文才的交往经历,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花姐”品牌的惠民实践

“我们希望通过常态化志愿服务,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京九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相关负责人孙健介绍,“花姐邀您做公益”志愿服务自2023年11月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33场次,为群众办实事290余件,惠及居民8000余人次。该项目以京九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文明创建分管负责人李慧玲(花姐)命名,通过“便民集市”形式将贴心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据悉,该项目由京九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头,16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同推进,创新采用“小规模、小场地”模式,组织招募387名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定期深入社区开展集中服务。从家电维修到健康义诊,从法律咨询到义务理发,丰富多彩的“微”服务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便利与温暖。

“我们注重把志愿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孙健介绍,“便民集市”模式既解决了大型活动组织难的问题,又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每次活动前,各实践站通过走访调研,根据小区特点定制服务内容,确保服务“适销对路”。

“这些身边榜样让我们看到,平凡人完全能成就非凡事。”活动结束后,社区居民李华感慨道。颍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邻里同心”活动品牌,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据悉,该区今年还将推出“榜样进社区”系列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来源标题为“阜阳:榜样力量温暖社区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http://fy.wenming.cn/zyfwx/202504/t20250401_8868727.shtml

编辑:张念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