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在全国各地的475个“科技小院”,匠心为竹荪、为农户送技致富的科技特派员,在大熊猫基地普及科学知识、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志愿服务的“模样”有很多,内核却无限相似。
“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3月1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中国科技志愿服务经验交流活动”现场,8位科技志愿者分享了先进经验。
把实验室搬进农田,以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
“目前全国已建设475个科技小院,共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场,受益农民100万人次,技术辐射面积800多万亩。”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华介绍,作为以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各地“科技小院”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建立了长期阵地,“做好一个小院,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大片农村。”
“科技小院”常驻研究生通过入村入企培训,办田间学校,开设科技长廊等方式,推广农业科技,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在所驻村举行联谊会、识字班、儿童英语培训等多种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高校教师担任首席专家,硕士研究生是常驻主力军,只有常驻才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张建华强调说。
四川布拖的“马铃薯科技小院”就是典型案例。张建华介绍,这个科技小院不仅繁育了优良种薯、种苗,打造了标准原研种、原种、生产种的三级种薯繁育生产体系,还建立了马铃薯生产、加工的产业体系,给布拖县创造的产能为5.1亿,有力助推了2020年脱贫摘帽,小院所在的特木里镇荣获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
在“科技小院”模式的带动下,自2019年以来,已有200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长期扎根乡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累计撰写日志8万余篇。
“通过科技小院这个桥梁纽带,将农业专家与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各科技小院成立中国农技协志愿服务分队,汇聚了高校科研院所、农技协组织、涉农企业等各方科技力量,成为了科协组织服务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张建华说。
凝聚专业力量,延伸医疗服务的时间与空间
“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是“达医晓护”科技志愿者团队的初心,也是团队名字的由来。
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王韬是团队的创始人和负责人。2014年底,一部聚焦急诊一线的纪录片《急诊室的故事》热播,王韬和当时他所在的上海六院急诊部亦被大众熟知。
“通过医学科普,延伸医疗服务的时间与空间”,王韬介绍,团队账号的所有运维工作都由在职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每日推送、年中无休,希望不仅能正向影响公众健康行为,同时参与有关部门健康决策。
科普相声“医笑解忧”是“达医晓护”的相声板块,一年要在社区里演上几十回,在笑声中传播医学知识。通过“科普喜洋洋”中外大学生科普相声创作表演活动、“我眼中的健康生活”科普摄影大赛等,王韬有意识地开拓医学科普人才的培养,相关工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和上海市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
截至目前,“达医晓护”团队已经累计创作了原创科普作品3000余部,涵盖视频、漫画、微电影等,出版科普专著20余部,累计超过400万字。
“要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化为服务患者的经常。”王韬说。
从“土专家”到“高老师”,科技志愿服务的无限可能
近3年来,通过科协渠道推荐成为全国学雷锋“四个100”先进典型达21个,其中最美志愿者5名,最佳志愿服务组织6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5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5个。
福建的科技特派员高允旺,一辈子研究竹荪,自称半路出身的“土专家”,却在种中学,通过研发生态栽培竹荪技术,采取菌稻轮作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竹荪,实现“一田多用”,在闽北大地用小蘑菇撑起百姓脱贫“致富伞”。
“高老师,竹荪菌丝长得弱怎么办?”“高老师,今年竹荪市价如何”……二十几年来,菇农的每一次亲切称呼,都能让高允旺开心得合不拢嘴。他常和人说:“我这一生没有酒友、牌友,结交最多的就是‘菇友’”。
浙江“生态无蚊村”,由志愿者带领村民普及灭蚊知识,形成长效可持续的户户参与的长效灭蚊机制,建设“无蚊村”品牌,预防蚊传疾病,并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和民宿经济。
从“躲星星”到“追星星”,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贵州省总队,带着一群贵州孩子“仰望星空”,在他们心底种下了飞天梦。
交流活动现场,更多科技志愿服务的“模样”被一一揭开。他们在乡村振兴的现场,在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现场,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现场……(宋雅娟)
编辑:贺恒 审编: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