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建好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2022-12-27 09:05:32来源:云南网

建好科技小院,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力。

古生村小院工作人员展示沟渠水样。云南网记者段苏航摄

云南网评论员许芸翡

"进入12月,云南省大理市洱海边的小村落古生村的气温仍有十几摄氏度,这里正值一年中第二个农忙——‘小春’,此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汶峰和学生们正在田间忙碌,种植油菜和蚕豆。"12月25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关注聚焦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探索农业绿色高值新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成立于2022年2月。小院成立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大资环学院教授张福锁带领农大团队在探索"多学科交叉、多院校联合、多主体融合"的新模式,希望能够通过绿色高值种植模式,打造洱海保护、农业增值与农民增收协同共赢的样板。

其实,早在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就创建了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科技小院。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加入,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涉农高校陆续建立了300多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的设立,与其说是帮扶农村农业发展,不如说是整合资源发挥共赢的作用。农民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导掌握实用的农业技术,高校、科研团队把实验室搬到田地里,扎根一线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如今,科技小院已经成为促进农产品增收、农业增值有力支撑,更成为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建好科技小院,培养更多的本地"新农人"。

近年来,不少"新农人"带着全新的经营理念,资金、技术下乡返乡,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这些"新农人"的加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在农村还有无数的传统农民,他们同样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让这些农民成为"新农人"也正是科技小院建设的题中之义。这就要求科技小院不仅要充当田间"医生"为农民种植中出现的问题把脉问诊,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服务;更要做好田间"老师"用农户能够接受、理解的方式开展教育讲座,帮助农户深入了解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专业知识,增强农户的科学素养,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

建好科技小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而"科技小院"这一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正响应了政策号召,联合高校和社会力量在为创新农业科技、培养农技人才、助推乡村振兴。此外,12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为高校加强知农爱农教育、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等作出指导。科技小院的建设恰恰能为新农科建设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广大科研人员、高校学子融入农业生产实践,更能鼓励学生们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人才。

建好科技小院,要聚焦产业特色化。

今年7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其中位于云南省内的科技小院有34个,包括宾川葡萄科技小院、澜沧马铃薯科技小院、晋宁花卉科技小院等,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服务好产业发展,这是每一个科技小院的建设的意义。因此,云南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发展优势,用好科技小院培育优良品种,将创新技术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推进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小院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在创新农业科技、培养农技人才、助力农技推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建好科技小院,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力。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