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禁毒防艾
青联引领“青”力量 共谱会东高质量发展“青”篇章
2025-01-27 14:24:37来源:本网专稿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委紧扣“青年”这个主体,着力在“建好青联、用活青联、打响青联”上下功夫,牢牢把握人才、平台、活动重点关键,切实做好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品牌建设三篇大文章,广泛聚集各领域新兴青年群体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赋能,引导广大青年将自我价值实现与县域高质量转型发展紧密相连,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青联篇章”。

聚焦青年委员政治性和代表性,推动队伍建设“扩面提质”

筑好青联“蓄水池”。积极组织召开会东县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并根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青年联合会组织办法》等有关规定和会东县青联工作实际,严格按照党员不低于55%、女委员不低于25%,一线劳动者不低于10%,来自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委员不低于20%的硬要求,推荐选举产生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101名,覆盖文化艺术、农业农村、法律金融等6个界别,成功为县域发展储备了大量优质青年人才,全力保障了青联工作的政治性、组织性和代表性。

扛好青联“指挥棒”。制定青联委员队伍培养计划,印发《青联各界别委员会工作制度》《青联提案和建议工作实施细则》《青年委员履职规范》《青年委员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制度》等7大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委员会工作制度及注意事项,也为青年委员更好履职提供了依据;注重“网上青联”建设,加强舆论引导、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会东新青年”“会东发布”等本地新媒体平台宣传青联工作,发布文章20余篇累计阅读量10万人次,被四川共青团、天府新青年、中国网、搜狐新闻等省级以上平台采编1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青联工作氛围。

聚焦青联工作特殊性和联动性,抓好平台建设“外联内拓”

内向拓宽多功能平台建设。围绕县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整合青年所需、所求、所谋,立足县域交通、生态、人文、政策等多项优势,在城北体育公园、金江社区、县总工会打造青年运动场所3个、主题公园1个,借助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青年之家20个,依托人才公寓打造青年驿站1个共18套房间,依托姜州花湖打造研学营地1个,借助本地资源开设青年夜校场地5个点位,其中包含“会东廊桥”展厅、“会东书法协会”“会东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多功能平台,有效聚合青年新阶层人士200多人,累计开展青联活动12场次。

外向联通各领域阵地资源。发挥青联联系广泛、会员多重身份优势,推动“青联”与县内外优质青年社团组织“联姻走亲”,实现在技术、人才、商业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共享。目前,“会东县青联”已经与“会东县青志协”“会东县青创协”“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10余家青年团体建立协作关系,近10余名青年委员在各社团内担任会长、理事、创新创业导师等重要职务,外向交流产生青创项目20余个,开展“青联委员走基层”“青联委员进学校”“青联委员进企业”等活动50余场次,为县域青联工作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聚焦青联活动创新性和实效性,推动青联品牌“亮点打造”

围绕青年视角开展特色活动。依托“团团严选·青恋计划”平台,围绕七夕节、“520”、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组织青联委员和党内外青年开展联谊活动3场次,青年人才交流座谈会1场,累计覆盖1000余名各领域优秀青年。采取“公益性+惠普性”形式,开办文化艺术类、职业发展类等适合青年的夜校课程,组织党内外青联委员和青年朋友积极参加,目前已开展8期青年夜校,包括甜品制作、茶艺、瑜伽等课程,进一步丰富了青年夜生活,加强了各界别青年之家沟通交流也为年轻人成长“充电赋能”。

围绕党政大局打造品牌活动。深度参与志愿各类服务活动,依托“幸福凉山”系列之“爱在社区、靓在乡村、爱在旅途、守护生命”四大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全县青联委员赴8个乡镇开展各类服务50余次,引领4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禁毒防艾、法治宣传、移风易俗、关爱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服务时长4万小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向乡村小学捐赠床上用品以及各类生活学习用品500余份。积极助力青年创业就业。组织凉山州第十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双培工程”县级初赛,20余名青联委员积极参加并担任评委,为创业青年提供相关创业指导。积极开展“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帮扶计划、青创导师会客厅学习交流会、青年人才座谈会等4场次,助推青年创新创业,促进青年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实现自我价值。(周友云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

http://www.cfgw.net.cn/2025-01/21/content_25123068.htm

编辑:陈莫楠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